都昌网

标题: “行走都昌 精彩故事”系列报道 ——张文东:从城市白领到乡村“牛倌” [打印本页]

作者: 鸭梨妈妈    时间: 2015-6-4 09:28
标题: “行走都昌 精彩故事”系列报道 ——张文东:从城市白领到乡村“牛倌”
    常言道,隔行如隔山。而土塘镇莲蓬村委会的张文东却勇敢的跨了过去,他放弃在大城市待遇丰厚的工作,回到乡村当起了“牛倌”。“讲好都昌故事,传播好都昌声音”今天的“行走都昌、精彩故事”系列报道,我们来一起分享张文东的创业故事。
    在土塘镇莲蓬村蚌珠山肉牛养殖场里,记者见到这个纯朴而又腼腆的“牛倌”。镜头前皮肤黝黑的张文东一副地地道道的庄稼把势。谁也想不到今年42岁的他在创建肉牛养殖场前,曾在汕头市的一家服装加工厂工作了近二十年,还担任了厂长职务,待遇很不错。然而在外多年,张文东心里越来越惦记家乡的父老乡亲。2011年,正处于事业上升期的他动了返乡创业的心思。
  【张文东】:“通过朋友介绍,觉得养牛前景非常好,另外也想为家乡做番事业,想在家里做些实事。自己想在养牛行业做大做强,然后带动所有周边农户向合作社发展,让农户每家每户都养几头牛,然后集中购销,形成产业链。”
    于是,张文东放弃了大城市的白领生活,揣着辛苦多年的积蓄,回乡办起了养牛场。创业初期,因为缺乏经验,牛的病死率较高。这让张文东深刻感受到,养牛不是简单的“粗活”,光靠满腔热情不行,还得要技术。
  【张文东】:“原来就是刚养牛在技术方面不成熟,在都昌属于新兴产业,很难寻求到技术支持。自己养牛经验也不够丰富,走了好多弯路。”
    为了提高养牛技术,他常常请教兽医、专家学习相关知识和技术,还经常到外地向养殖户请教,回来后就一头钻进牛舍,揣摩研究。对于饲料更是千挑万选,逐一比较。
  【张文东】:“我现在专门从浙江进了一种草种在门口,叫黄竹草。在我们本地没有的,对牛来说是最有营养的。”
     3年多来,张文东慢慢摸出了门道,形成了一套比较科学规范的管理模式。现在栏里已经养有肉牛30余头,在附近小有名气。养牛场稳定了,张文东却没闲着。在养牛场附近又种植了200亩油茶,还开挖鱼塘、养殖家禽、建沼气,打算把养牛场发展成为集养殖业、旅游观光为一体的生态农庄。
   【张文东】“这里原来是一个老农场基地,我在这里种油茶、养鱼,办农家乐啊,向一些产业链方向发展。”
   【土塘镇莲蓬村党支部书记 刘国浪】:“张文东同志2011年回到家乡来,通过2012年(至今)这几年的努力奋斗,养牛可以说形成了初期规模,夫妻两个能吃苦受累,为我们村里的产业发展起到了典范的作用。”
  【记者感言】:放弃安稳的白领生活,回到家乡办养牛场。尽管创业之路充满艰辛,张文东还是一如既往地坚持了下来。三年的风雨锤炼,张文东毫无怨言。而他的辛勤付出也为农村发展生态养殖提供了宝贵经验,值得学习借鉴。
(王哲龙)



作者: 高冷    时间: 2015-6-4 15:34
挺不错的这样做




欢迎光临 都昌网 (http://www.dcxw.org/)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