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昌网

标题: 兆龙教育基金资助都昌县20名贫困准大学生 [打印本页]

作者: yaki    时间: 2015-8-24 17:02
标题: 兆龙教育基金资助都昌县20名贫困准大学生
    8月22日上午,九江市兆龙教育基金会贫困大学生助学金发放仪式在都昌县教育局举行,20名优秀贫困准大学生每人获得3000元助学款。
  据了解,九江市兆龙教育基金会已连续十年,为全市优秀贫困生发放助学金。发放仪式上,受助学生代表、以优异成绩考上北京大学的秦文涛动情地说道:“感谢兆龙教育基金会,如及时雨般给予我们的支持。滴水之恩,定当涌泉相报!社会在我们困难的时候给予了我们无私的帮助,我们也一定会好好地利用大学这个平台,努力汲取知识养料,早日成材,并以实际行动回报社会。”
  1、劳逸结合考出好成绩
  秦文涛是都昌县北山乡桃岭村人,之前在都昌一中度过了高中时光。今年,他以理科717分(其中裸分677,贫困学生加分40)的好成绩被北京大学录取。
  秦文涛的父亲是一位木匠,母亲是裁缝,家里的收入低,而且收入来源很不固定,家庭人均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属于低保户。此外,秦文涛还有一个正在读大学的姐姐,高额学费让这个已经入不敷出的家庭生活更加困难。但是,秦文涛并没有灰心,除了学校放假回家时帮家里做些家务之外,他将所有的时间都投入到学习上。
  在知识的海洋里,他寻找到了自己的学习方法,那就是多做试卷,从而总结出考试的技巧。同时,他深知劳逸结合的重要性,总是通过打篮球来保持充足的精神力,让自己在学习的时候始终保持最佳状态。
  2、“面对困难,微笑面对”
  曹端启是都昌县万户镇横塘村的优秀生,之前就读于都昌三中,今年他以594(理科)的高分被华北电力大学录取。
  “面对困难,微笑面对”是曹端启的座右铭。曹端启的家中有五口人,父母、哥哥、弟弟,还有他。他父母年事已高,主要是从事搬货或者捡砖瓦,但是两人的工作都不稳定。哥哥正在读大学,弟弟还在念高中。曹端启每天的生活费大约10元钱,但他克服困难,勤奋学习。他认为学习要自主,不懂就问,遇到问题就要解决,不然问题就会越积越多。
  在父母的眼中,曹端启的学业永远是排在第一位的。“我有时候想帮家里做点事,但爸妈从来不让我插手家里的杂活,他们认为我的学习是最重要的,所以我只有更加努力地学习,心里才好过一些,才能不让他们失望。”曹端启说。
  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在学习上,曹端启始终保持着积极乐观的态度。
  3、“除了刻苦,还要有方法”
  来自都昌县汪墩乡茶铺村的戴佳斌,之前就读于都昌二中,今年以656(理科)的高分被上海财经大学录取。
  戴佳斌爸爸是一名中学老师,妈妈由于长期的劳作,身体很不好,做不了事。家中有年迈的奶奶要赡养,还有一个正在读大学的姐姐,高额的学费压得他们家喘不过气。但是,对于戴佳斌,他的爸爸只说了一句话,那就是“你只要踏踏实实地学习,别的事你都别管。”
  在学习中,戴佳斌总结出属于他自己的学习经验。“我学习不像其他同学那样,不停地买试卷做,我也不会好高骛远,我只做适量的试卷、只做适合自己的试卷。”曹端启对记者说道。他认为这次兆龙基金会为贫困大学生发放助学金,不仅有助于他们学业的完成,更是对他们学习的一种支持和激励。(浔阳晚报 实习生罗明慧、记者刘翰、徐田刚)






欢迎光临 都昌网 (http://www.dcxw.org/)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