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昌网

标题: 【原创】这些独特的都昌遗产,你知道几个? [打印本页]

作者: niuniu    时间: 2015-10-9 02:44
标题: 【原创】这些独特的都昌遗产,你知道几个?
文|都昌网编辑部 图/网络



都昌网版权所有 | 转载须授权



前言


都昌地域历史渊源久远,自汉高祖六年设县,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是江西18个文明古县之一,都昌物产丰富,人杰地灵,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而其中具有特色的非物质文化积淀深厚,成就了具有都昌特色的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文化,以及传统技艺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




民间文学


都昌民间文学是群众口头创作、口头流传,不断集体修改、加工的文学作品,都昌民间文学“非遗”代表名录《老爷庙的传说》“在苍茫浩瀚,波诡浪险的鄱阳湖上,有一块神奇的水域,那就是素有中国“百慕大”之称的魔鬼三角带——老爷庙水域。几百年来,老龟救主的故事,在都昌盛传不衰,因此,老爷庙盛名远播,香火不灭,朝奉谟拜者不绝。”


此外,都昌民间文学“非遗”作品还有《鄱阳湖的传说》沉枭阳,浮都昌的传说》





传统音乐


都昌传统音乐绵延数百年都昌诸多审美品格,映射都昌久远发展的群众审美意识的形成和发展。都昌的传统音乐有着丰富的民间传统资源,运用本地民俗特色、采取自由形式的创造,口口相传,流传至今人,其中代表作品有:


1、都昌山歌(过山丢:禾杆秒上出黄金、对猜、想姐歌、山歌好唱难起头、唱支山歌开秧门、我打长工好不难等)


2、都昌灯歌(姑嫂望郎、奉香茶、红绣鞋)


3、器乐曲(花操台、打十番等)


4、都昌小调(想郎、十绣荷包、栀子打花、报花名、妹在溪边洗手巾、手扶栏杆、十月子飘、双探妹、卖油郎等)






传统舞蹈


都昌传统舞蹈文化,向世人展示了群众舞蹈群体性、自娱性的特点,深深植根于日常的生活中,其中具有都昌代表作的《打岔伞》源自一个传奇故事——相传隋末秦王李世民率部与隋军在商丘作战,一次战斗失利,遭敌兵围追,李世民急中生智,令兵将化装成花鼓娘和花鼓腿(男),自己扮成丑头,撕破盖伞,抓把泥巴往脸上一抹,手摇大蒲扇和兵将们又唱又跳与敌周旋。当隋军盘问,答非所问,故意打岔,混淆视听,终于骗过了隋军,脱离了险境。李世民当了唐朝皇帝之后,商丘百姓为了纪念这一事件,民间艺人把伞和灯巧妙结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伞灯,便编成传统舞蹈《打岔伞》,每年上元灯节闹花灯跳《打岔伞》,以求逢凶化吉,永保平安。传统舞蹈《打岔伞》流传于江西省都昌县大港镇、鸣山乡、蔡岭镇等地。


此外都昌特色的传统舞蹈有《扎化子》《玩春牛》《瑜伽焰口手印》等也列入都昌非遗名录。









传统戏剧


都昌传统戏剧舞台艺术古朴而时尚,有古代杂技,也有模仿神像、动物惟妙惟肖,是一座丰富多彩的艺术宝库。其中都昌文词戏是都昌的地方戏,流传在赣北一带,是我县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以方言为主,表演灵活方便,道具轻便简单,多为伸张正义、反抗压迫、反抗封建婚姻、追求个性解放等群众喜闻乐见的传说。


都昌特色的传统戏剧还有《都昌采茶》、都昌高腔(青阳腔)






曲艺文化


都昌鼓书是一种江西省的汉族说唱艺术。道具是一鼓一板,击鼓渲染气氛,打板点拍节奏。这种形式经过了漫长的历史演变。鼓在一千五百年前已为都昌乐器之最。直至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都昌各处仍有制鼓者,且品种繁多,堪称鼓之乡。搏拊,空心木乐器,须置架上,由双手或单手击打演奏。


都昌特色的传统曲艺《都昌鼓书》《都昌渔鼓》《都昌琴书》列入都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传统技艺


值得一提的是《南丰豆参》也作为传统技艺列入都昌非物质文化遗产。南峰豆参有悠久的历史。在都昌流传着这样一则故事:很久以前,观音大士与杜康比试本领,看谁能充分利用五谷,为下界百姓制造出好吃的东西。杜康用米谷酿出了美酒,观音利用大豆制成了豆腐。双方难分胜负,决定到凡间请百姓评判。他们按下云头,请来许多人品评。不少人说美酒比豆腐的味道好,唯独都昌南峰人说:“豆腐能做百个菜,一场能出百样味;而且豆渣能吃,酒渣不能吃,做酒太浪费粮食”。一席话说得杜康心服认输而去。观音十分高兴,为了表示感谢,她教会南峰人用豆腐加工出一种形若人参,味道鲜美的食品,成了百样豆腐菜中最好的一种,并起名为豆参。从此,南峰豆参就美名远播,成了当地的传统产品。




作者: 快乐生活    时间: 2015-10-27 15:45
都是老祖宗留下来的宝贵财富
作者: 好富贵    时间: 2015-10-30 08:39
只知道鼓书
作者: 小天猫    时间: 2015-10-30 09:48
豆参应该是首当其冲吧,哪个都昌银不知道哦
作者: 如果寂寞了    时间: 2015-11-2 09:14
都昌特产值得回味,豆参烧鱼头或烧肉都好吃




欢迎光临 都昌网 (http://www.dcxw.org/)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