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六十岁跳广场舞,七十岁打打麻将,八十岁晒晒太阳……”据了解,这是城市里面很多退休老人的生活写照。可是,位于南昌市上坊路星光社区,却有一群不“安分”的老人,这些老人一不打麻将,二不跳广场舞,取而代之的是围着社区院子巡逻。 据了解,自2003年起,由南昌市星光社区煤炭印刷厂退休职工董桂玲、肖姚娥几位老人组成自由巡逻队伍至今,该社区已经拥有一支一百多人的巡逻队。社区居委会负责人介绍,巡逻队成员以年过花甲的老人为主,均为自发参与,其中年龄最大的80多岁。据介绍,这些老人每天按照一定的排班顺序,下午、晚上各巡逻一次,风雨无阻,对社区的安全和秩序起到了很好的守护作用,这群年过花甲的老人甚至徒手围捕过小偷。 由散步结缘成立巡逻队 进入上坊路,记者试图寻找这支被当地居民口口相传的巡逻队。“哦,你们要找的是那支老人家组成的巡逻队吧,他们每天都会在这边巡逻的。”正在上坊路路边摆摊替人理发的高师傅了解到记者的来意后,便忍不住夸奖起他口中的那支巡逻队。“真是不错,每天下午和晚上都看得到他们在我们这个社区巡逻,据我所知已经有10多年了。” “这些老人帮了我们一个大忙,极大地减轻了我们居委会的负担,现在星光社区几乎没有盗窃事件发生。”在星光社区居委会办公室,居委会负责人何瑛向记者介绍,这支“巡逻队”共有百余名志愿者,均是该社区的退休老人,他们已经义务为社区巡逻了10余年。 在居委会负责人何瑛的帮助下,记者联系上了这支义务巡逻队的创始人董桂玲老人。“一周七天都有人值班,三到四人为一组,每天下午和晚上都会在星光社区四周巡逻!”董桂玲老人告诉记者,她今年已经73岁,而这支巡逻队已经成立了10多年。 “那时候厂子倒闭了,我退休在家,三个儿子都在外面住,家里就我和我老伴两人,闲着也没什么事做,就喜欢到外面走一走、转一转。”董桂玲告诉记者,大部分志愿者都是他们夫妻俩散步的时候认识的,“大家对组队巡逻一拍即合,既可以锻炼身体,又可以为社区做好事。”董桂玲说,就这样,大家从散步变成了义务巡逻。 队伍中女性居多 最年长者80多岁 “现在社区几乎没有盗窃事件发生,大家都很欢迎我们。”董桂玲告诉记者,虽然如今队伍已经有100多人,但成立之初,还是有不少人说闲话,认为这样一支由老年人组成的巡逻队纯粹是瞎折腾,根本没什么实际意义。“巡逻队成立之初,很多人都不理解,说我们是瞎折腾。但是我们的腿脚还是很灵活的,可以为社区做贡献。” 今年63岁的肖姚娥是社区的积极分子,巡逻队刚成立时她就加入了。“我和董桂玲原来是在同一个单位——煤炭印刷厂上班,后来大家都退休在家,又住同一个小区,所以我们一般会一起行动。”肖姚娥告诉记者,她经常在社区巡逻、义务打扫卫生,队伍成立之初,人数并没有现在这么多。 据董桂玲介绍,目前,巡逻队总人数已经达到100人以上,以年过花甲的老人为主,都是自愿加入,而且不时有老人加入进来。“主要还是以女同志居多,目前年龄最大的80多岁,年龄最小的50多岁,大家都是退休在家,闲着没什么事做,就当锻炼身体了。”董桂玲笑着对记者说道。 曾上演徒手抓小偷一幕 “我们的口号是:我为大家守一天,大家为我守一年。”董桂玲告诉记者,在星光社区,居民对这句口号可谓耳熟能详。 何瑛介绍,队伍成立之初,大家并没有什么统一的装备,也就是较为随意地绕着社区走一走。直到近两三年,巡逻队伍规模壮大之后,为了支持和鼓励这些义务为居民巡逻的老人,社区专门给他们配备了口哨和印制了义务巡逻员袖章。碰到不能解决的事情,社区也会积极地介入协调。“晚上巡逻的队伍还配备了手电筒。”董桂玲说道。 就这样,按照分好的巡逻小组,每天下午2点至5点,晚上7点至9点,住在星光社区的居民都能准时看到这支巡逻队,不论冬夏,风雨无阻。 董桂玲告诉记者,在社区巡逻并不是老年人随便走一走的散步式巡逻,他们在巡逻时,对社区的每一个院落都会特别巡查,看看是否有陌生人或者一些行为异常的人进入社区做坏事。 “我巡逻时,就逮过小偷。”董桂玲说,有一次下午巡逻,他们巡至一栋居民楼下时,碰上一名行为异常的陌生人,正在楼底四处打探张望。“看到这种情形,我们就警觉起来,问他是干嘛的,他告诉我们是给4楼住户装修的。”董桂玲说:“巡逻了那么久,谁家装修我都知道,但4楼当时并没有装修。于是我们派两个人负责跟小偷周旋,不让他逃跑,另一个人负责打电话叫保安来帮忙,就这样把这个准备入室盗窃的小偷给围捕了。” 每天用喇叭 提醒居民防火防盗 据星光社区居委会负责人何瑛介绍,巡逻队队员每天都会拿着喇叭,提醒居民防火防盗,碰到可疑人员就会上前询问。随着社区里偷盗案件的减少,居民对巡逻队也都表示很欢迎,而且还有不少人陆续加入巡逻队。“这些老人在这十多年的义务巡逻过程中,除了抓小偷外,更大的作用是震慑住了想要作案的小偷。如今这支队伍不仅巡逻,还向居民及时传达社保、计生等政策。”何瑛说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