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都昌县苏山乡党委狠抓基层党组织建设,全面推行“党建+”模式,集聚各方资源,助推脱贫攻坚迈向新台阶。
自脱贫攻坚工作以来,苏山乡突出党建引领,采取“支部+产业扶贫”帮扶模式,前山村党支部一方面积极协调龙虾养殖过程中的土地流转和相关政策支持等问题,通过整合贫困户的闲置田地,改造农村无人耕作的荒芜田,另一方面鼓励贫困户与龙虾养殖实行多种途径的挂靠,积极组织贫困户参与小龙虾生产经营等方式创造收入,目前,通过‘虾稻共作’养殖模式,养殖小龙虾500余亩,预计年产小龙虾4万余斤,通过发展产业扶贫,带动贫困户10余人就业,形成脱贫致富的长效机制。
根据党员不同情况和贫困户的需求因人施策、因人结对,龙泉村党支部结合传统产业优势,瞄准白茶产业,依托地域优势,利用白茶种植技术成熟、见效明显和效益可观的特点,大力发展白茶种植,不断巩固扩大白茶种植面积,目前,已种植白茶面积达500余亩。支部采取“党员+农户”的帮扶模式,通过“一名党员联系带动一批贫困户”的方式,充分整合现有扶贫各项政策,带动贫困户发展产业,精准对接,精准扶贫。支部委员伍华斌和袁智作为白茶种植带头人,带动10多户贫困户参与白茶产业发展,聘用贫困群众进行锄草管理和采茶,还组织培训有意愿从事茶产业的贫困群众学习种茶技术,助力本村贫困人员脱贫致富。
结合本地加工石材产业和白茶产业的特点,共设置了4个扶贫车间,带动贫困户就业25余户,贫困人口就业100余人。大力发展光伏产业,全乡新建50KW光伏发电站20个且已全面完工并网,预计实现每个村(居)委会家庭增收5余万元。
着力打造“支部+渔民协会+贫困户”发展模式,以该乡马鞍岛为依托,以马鞍岛渔民协会党支部为引领,全力带动渔民增收,贫困户脱贫。目前,渔民协会党支部吸纳了20余户贫困户,户均增收5000元以上。依托石材加工产业优势,积极发挥石材行业“两新”组织的作用,吸纳本乡贫困户就业创业,目前各类石材企业以“党建+”项目为引领共吸纳贫困户100余户就业,鼓励贫困户到石材企业上班增加收入,并积极主动参与城乡环境整治改善生活环境,提升全乡人居环境。(吴招福 吕凌 胡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