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昌网

光头老大
发表于: 2014-9-26 16:38:43 |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记者从都昌县鄱阳湖渔政局了解到,9月22日,该县一渔民在鄱阳湖捕鱼时,不小心捕到了一条中华鲟,随后上报了都昌县鄱阳湖渔政局。

“我们接到电话后,立即赶到了捕到中华鲟的水域,所幸中华鲟生命体征一切正常。进行了简单的检测之后,我们便将它放生鄱阳湖。”都昌县鄱阳湖渔政局副局长江华勇说,经过测量发现,被误捕的中华鲟有1.5米长,至少在鄱阳湖内生活了五年,而且身上没有科研放养标记。

“我们每年都会接到一至两起误捕中华鲟的报告,只是鱼的个头有大有小。中华鲟很难野外繁殖,很多都是人工放流,所以我们也没有办法确认它到底是不是野生,但肯定有中华鲟生活在鄱阳湖。”江华勇说,都昌县鄱阳湖渔政局一直在加强对水生野生动物的宣传、保护,渔民珍爱保护珍稀水生野生动物的法律意识也有了较大提高,一般捕获珍稀水生动物都会第一时间上报。

无独有偶,就在都昌县误捕中华鲟的第二天,永修县渔民徐礼群也在该县吴城镇赣江四独州头水域误捕了一条中华鲟,该中华鲟全长40厘米,无科研放养标记,随后该中华鲟也被当地渔政局放归鄱阳湖。

中华鲟为什么会在鄱阳湖被频繁发现?记者采访了永修县鄱阳湖渔政局的一位工作人员,据他介绍,中华鲟出现在鄱阳湖,主要是因为该水域的环境和渔业资源有了极大改善,再加上周边对于珍稀水生野生动物的宣传保护,这给中华鲟营造了一个很好的生存环境。   (记者 梅俊)

知道一下

中华鲟野生繁殖群体只剩57尾

今年9月,长江水产研究等多家研究单位确认,2013年,在葛洲坝下唯一的自然产卵场,中华鲟没有繁殖产卵。科研人员认为,这背后是一系列的原因,长江水体污染、经济发展对自然保护区的“割让”、船只渔网的误伤,都让中华鲟的生存空间和环境不断受到挤压,日益脆弱。中华鲟专家危起伟介绍,上世纪七十年代,长江里的繁殖群体能达到1万余尾,但目前野生繁殖群体估算只有57尾。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微信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都昌网 - 论坛版权1、本主题所有言论和图片纯属会员个人意见,与本论坛立场无关
2、本站所有主题由该帖子作者发表,该帖子作者与都昌网享有帖子相关版权
3、其他单位或个人使用、转载或引用本文时必须同时征得该帖子作者和都昌网的同意
4、帖子作者须承担一切因本文发表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本帖部分内容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如本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告知本站,本站将及时予与删除并致以最深的歉意
7、都昌网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贴者而删除本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客服中心

关于我们|隐私条例|手机版|小黑屋|商务合作|

[loop]
{title}
{summary}……(阅读全文)

GMT+8, 2024-6-16 20:16 , Processed in 0.201634 second(s), 60 queries .

©CopyRight 2014-2016 DCXW.OR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都昌网 版权所有:九江市罗莎数码影视有限公司

( ICP备案号:赣ICP备14006325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