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昌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962|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网传鄱阳湖水域出现的蓝藻实为“浮萍”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5-12-31 11:54
  •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6-16 10:42:1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近日,国内多家网站报道说,都昌县印山岛附近的鄱阳湖水面出现蓝藻。江西台记者占伟经过查证,鄱阳湖水域出现的所谓蓝藻实为一种叫“浮萍”的水生植物,湖口建闸将大面积爆发蓝藻的说法没有理论根据。请听报道:有关新闻报道出来之后,南昌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葛刚教授对此十分关注,他第一时间就到现场调查采样,得出了鄱阳湖水域出现的蓝藻实为浮萍的结论(出录音):

       (出录音):“当天就到现场进行调查采样,我们发现所谓的蓝藻并非是蓝藻,而是大面积的浮萍,浮萍里面还穿插了水葫芦。我们分析是因为这几天强降雨,把流域内一些小水体当中的水葫芦、浮萍冲进了鄱阳湖,正好都昌这个地方是一个静水湾,在这里进行聚集。实际上网上提供的照片,我们也能够一眼就能看出来,因为蓝藻应该是蓝绿色的,像油漆一样,并非像我们看到的是绿色的。”

        葛刚教授的说法得到了都昌县春桥乡水务站工作人员游雄的证实,他所工作的地点就在鄱阳湖边,常年都在观察鄱阳湖水质变化情况(出录音):

        “岸边有很多,很明显,漂浮物叶子比较大,浮萍有叶子,因为蓝藻很密,粘在一起,经过对比,我发现鄱阳湖出现的不是蓝藻,而是浮萍。”

         南昌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葛刚教授认为,蓝藻大面积爆发有其必要条件,而目前鄱阳湖区正处于汛期,这段时期出现蓝藻的概率极低(出录音):

        “因为蓝藻爆发有几个基本条件,第一,水体当中的营养盐浓度,包括氮、磷达到一定比值的时候,这是基本条件;第二是温度,温度一般要20度以上,连续十多天;第三个条件就是水流的流速,一般每秒0.1米以下。通常情况下,汛期在鄱阳湖区形成蓝藻可能性不大。”

        网上的报道还强调了“湖口建坝将大面积爆发蓝藻”,对于这种观点,葛刚教授认为更无理论根据。因为鄱阳湖所建的鄱阳湖水利枢纽不是坝,而是闸,它的建设依据是“调枯不调洪”,也就是洪水期,鄱阳湖闸门打开,完全不影响长江和鄱阳湖流动,枯水期,又存在温度限制,因此鄱阳湖建设水利枢纽爆发蓝藻的说法、根本就是站不住脚(出录音):

       “丰水期是3月到9月,保持的是江湖连通,它调控的是9、10月以后,鄱阳湖水位快速下降的时段,温度比较低了,爆发的可能性也就减小了。”
        新闻链接:传统水利工程最重要的是经济性,即通过发电产生效益。鄱阳湖水利枢纽建设最大的特点是颠覆了传统水利工程建设的模式,建闸不建坝,不是以发电,产生经济效益为目的。其建设理论基础是“调枯不调洪”,洪水期闸门完全打开,长江和鄱阳湖水体连通,在洪水期结束时,闸门放下,截留一点水,彻底解决鄱阳湖枯水期引发的生态问题,不影响长江下游的航行和供水,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把社会性、生态性摆在首位,真正做到了顺应自然,而不是随意地改造自然。来源:江西广播网 编辑:邹淑芳


    都昌网 - 论坛版权1、本主题所有言论和图片纯属会员个人意见,与本论坛立场无关
    2、本站所有主题由该帖子作者发表,该帖子作者与都昌网享有帖子相关版权
    3、其他单位或个人使用、转载或引用本文时必须同时征得该帖子作者和都昌网的同意
    4、帖子作者须承担一切因本文发表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本帖部分内容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如本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告知本站,本站将及时予与删除并致以最深的歉意
    7、都昌网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贴者而删除本文

  • TA的每日心情
    郁闷
    2015-8-11 10:03
  • 沙发
    发表于 2015-6-16 16:04:15 | 只看该作者
    原来是这样额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隐私条例|手机版|小黑屋|商务合作| 九江市罗莎数码影视有限公司 ( ICP备案号:赣ICP备14006325号 )

    [loop]
    {title}
    {summary}……(阅读全文)

    GMT+8, 2025-8-23 09:19 , Processed in 1.148018 second(s), 43 queries .

    Powered by DCXW X3.2 Licensed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