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昌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167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最美医生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2015-5-15 08:52
  •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4-28 10:00:41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他挑着50斤重的药箱翻山越岭为村民送医送药,风雨无阻……
    都昌“扁担医生”行走大山50年

    核心提示
    到今年9月,都昌县大港镇高塘村村医石瑛,在深山行医整整50年。论年纪,他已是七十岁高龄,该退休了,可他一天也没有清闲过。50年来,不论白天黑夜,不管刮风下雨,只要有病人要求上门求诊,石瑛从不拒绝,总是用一颗真诚的心,默默地守护着山里村民的生命安全。创造了50年无医疗事故的奇迹,多次被评为市县优秀乡村医生。


    出诊要翻山越岭。

    “扁担医生”叫出了名
    大港高塘,地处都昌最边远的深山峻岭之中,与彭泽、湖口、鄱阳三县交界,境内村落非常分散,海拔658米,是都昌县海拔最高的村落。有48道港,96道湾,周围有20多公里全是山峦起伏、蜿蜒重叠的羊肠小道。因为用药箱带药少,不能满足病号需求,石瑛总是用扁担肩挑50斤左右的药箱上门,徒步翻山越岭,从东凹到西凹,逐户替病号送药,几十年如一日,现在他的左肩膀比右肩膀要低很多,由青春少年挑到了白发老翁,挑成了边驼子,人送绰号“扁担医生”。
    石瑛是1965年经大队推荐经短期培训后走上村医道路的。他自知医技知识太少,便一边行医一边刻苦钻研医学。大山里草药多,他遍访民医民药师,拜他们为师,逐步积累防病治病的知识。经过厚积广学,他学会了用草药治病,高塘的黄陇山和石陇山两村的大部分土地落在鄱阳县,他挑着50斤左右的药箱徒步翻山越岭替村民看病送药,每跑一趟要七上八下。有人给他算了一笔账:一天按40里路算,一个月就是1200里,一年就是14400里,50年就是72万里,他绕地球走了好几圈了。乡村干部和村民都称赞他“真是不简单,一般人是做不到的,几十年如一日做扁担医生,太不容易了”。


    爬山涉水挖草药。

    为患者省钱 自守清贫
    石瑛当村医如此辛苦,却一直坚守着,还很清贫,此话怎讲?
    1969年实行合作医疗,全村1200余人,每人集款1元,每人看病一次只收5分钱挂号费。出诊走再多的路挑药上门从不收出诊费,为病人上山采草药都是义务奉献。
    上世纪七十年代高塘村有120多人生头癣,为了治好头癣,石瑛总是加晚班帮他们一天洗两次。当时治头癣的主打西药是灰黄霉素。村民当时还比较贫穷。为了给村民节省开支,他在实践中摸索了出用草药治疗头癣病的方法,男患者用他采制的草药膏,女患者就用灰黄霉素。为了节约病人的开支,他把自采的草药拿去卖钱买回灰黄霉素给病人治疗。自采的草药从来不收病人半分钱。经过他精心治疗,全村120多人的头癣全治好了,每人花费不到10元钱。至今无人复发。
    日常生活中,村民水烫烧伤是经常发生的,原来有些患者虽经医院治疗后脱了险,但创面久不生肌,甚至留下伤疤,给患者带来一生的痛苦。为了患者,他研究出又省钱治疗效果又好的复方三黄膏新药。2000年6月份,鄱阳县响滩乡新兴村三岁的女孩张细凤背部被开水严重烫伤,面积占身体的百分之二十左右,经响滩乡卫生院和鄱阳县人民医院治疗了一个多月,生命脱了险,可伤口仍溃疡严重,家属将女孩转入石瑛处,他用自制的三茨膏结合中草药治疗,清热解毒,养阴生津,20天以后,女孩炎症消退,伤口愈合,药费不到100元。家属感激不尽,给石瑛送来一面锦旗。
    为病人上山采草药不仅不收费,有时还有风险。有一年双抢时黄家塘队长黄继厚得了急性阑尾炎高烧40度,石瑛用中西结合方法治疗,晚上加班给黄继厚采草药。有一天晚上采药时被毒蛇咬伤了手指,受伤的手指最终被切除了,黄纪厚的阑尾炎也被他治好了。
    石瑛为村民无私奉献,自己甘守清贫,他当村医50年至今没有积蓄,连房子都是借住村民的,原来他有一幢老房子,因2001年妻子患盆腔癌,儿子在浙江余杭又出车祸,为给妻儿治病,他只好将自家老屋卖了1.2万元,家具也卖了。这些年虽然年收入1万多,但给妻儿治病治伤欠下的债要逐年还清。妻子过世后儿子伤残在南昌,回家无房住。尽管如此,他仍甘守清贫,热心为村民服务。

    给一位92岁的老人检查。

    每天在忙碌中度过
    人到七十古来稀,但石瑛人到七十还在忙,每天从早到晚,不停地为村民们看病治病。
    去年6月21日晚上11点,横岭有位70岁的老太太患急病需要出诊急救,石瑛带着另一位村医连夜冒着倾盆大雨步行赶去急救,直到凌晨三点老太太转危为安他才赶回卫生所。
    石瑛一年365天都是忙碌的,天天晨曦起床,打扫卫生所,烧好开水,器械消毒,以备病号使用。他视病人为上帝,只要病人呼唤,他随时出诊,就是饭碗在手里,他也要放下。9月12日,石瑛正准备吃午饭,电话响了,原来村里78岁的老人石任炎患上重感冒,其大儿媳打来电话,老人躺在床上,行走困难,要求上门服务。此时饭已端上了桌,石瑛二话不说,放下饭碗出门赶到病人家。
    老人见到石瑛就像见到了亲人。石瑛拉着老人的手,量了血压,又测了体温。随后,拿起一个衣架挂在床头,给老人打起点滴,还从药箱里拿出自采的草药配好方,叮嘱家属煎药给老人喝。一个半小时后,待老人打完点滴,石瑛才回到家。老人的儿媳想留他吃中饭,石瑛硬是不肯,说是怕上门看病的村民在家等。
    果然,刚回家不久,又有村民上门看病。石瑛不顾饥饿,耐心询问村民的病情,开完药,刚端起饭碗,又有外村病人打来电话,他不得不又一次放下了饭碗。
    自从当上了村医,石瑛每天忙个不停。有时深夜接到村民电话,爬起来背着药箱就走,从不含糊,从不迟疑。随着年龄的变大,身子骨没有原来那么灵活,疾病也常缠身。尽管如此,为给村民治病,他常常带着病上山采药。有一次,他在山上采药时突发高烧,躺在山脚下人事不知大半天,幸好有一位好心的外县人路过,喊来村民用担架把他抬到卫生院打吊针。近年他还忙里偷闲开荒种中草药。这一切为的是给村民保健康。


    都昌网 - 论坛版权1、本主题所有言论和图片纯属会员个人意见,与本论坛立场无关
    2、本站所有主题由该帖子作者发表,该帖子作者与都昌网享有帖子相关版权
    3、其他单位或个人使用、转载或引用本文时必须同时征得该帖子作者和都昌网的同意
    4、帖子作者须承担一切因本文发表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本帖部分内容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如本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告知本站,本站将及时予与删除并致以最深的歉意
    7、都昌网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贴者而删除本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隐私条例|手机版|小黑屋|商务合作| 九江市罗莎数码影视有限公司 ( ICP备案号:赣ICP备14006325号 )

    [loop]
    {title}
    {summary}……(阅读全文)

    GMT+8, 2025-8-25 06:36 , Processed in 0.148176 second(s), 45 queries .

    Powered by DCXW X3.2 Licensed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