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昌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754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武则天为什么要将唐太宗的儿子枭首示众?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难过
    2015-11-11 14:39
  •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10-16 09:11:2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都昌:
    唐太宗第八子李贞,生母燕德妃。根据燕氏的墓志记载,燕氏于武德四年选入秦王府,贞观元年拜册贤妃,贞观十八年迁封德妃。考虑到贞观十七年李祐谋反,生母阴氏遭到连坐,四妃之位有所空缺,燕氏应该是因此晋的位。同样的,这位燕氏并不是出于什么可歌可泣的爱情才进的宫,“武德四年礼聘入秦王后庭”这一句说得很清楚,不过是唐高祖李渊为自己的儿子选的小妾。

    燕氏的祖父是隋朝著名的酷吏燕荣,为人贪暴淫纵,被隋文帝赐死。也正因为祖父燕荣为人“虐毒”的缘故,燕氏自幼被母亲杨氏严格教导要学会温恭谦让,以养成身为贵族该有的闺范。

    燕氏武德四年成为李世民的小妾,但直到七年后才生下第一个儿子李贞,在生下次子李嚣后便再也没生育过。李嚣早夭,而李贞可以说是唐太宗比较有才干的皇子之一,但唐太宗并没有因此对这个儿子有任何的偏爱之处,既没有到了年纪不让他之藩,也没有因为李贞才华出众而给予特别的关注。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燕妃的母亲与武则天的母亲为堂姐妹,所以武则天成为唐高宗的皇后后,年老体衰的燕氏为了讨好武则天,在患有眼疾行动严重不便的情况下,仍坚持抱病为武后的母亲荣国夫人奔丧,结果不幸病倒在半路上,大半年后病逝在驿站里,武后为此不得不好好封赏了一番。而李贞在武则天时的待遇也很一般,不过是和一群皇叔兄弟一起受到的加封,而且李贞作为唐太宗的第八子只加封为太子太傅,反而比第十子李慎的太子太师级别要低。

    甚至武则天在唐高宗驾崩五年后开始对付李唐宗室时,第一个下手的就是这位表姐的儿子——不知道燕太妃在天之灵,会对她花了半生精力小心翼翼奉承讨好的表妹做何感想。

    说回李贞本人,李贞少善骑射,对文史颇有涉猎,也颇有才干,当时的人将越王李贞与纪王李慎并称为“纪越”。但李贞容易听信谗言,正直的官员经常因此被贬斥,李贞还纵容仆人侵掠自己治下的百姓,所以人们虽然钦佩他的才干,但也十分鄙夷他的品行。

    唐高宗逝世五年后,武太后临朝,为了安抚李唐宗室,武后将李贞封为太子太傅,但李贞与韩王李元嘉等人密谋反武。恰逢武后将要前往明堂举行大享礼,李元嘉便写信告诉李贞:“大享之际,武后一定会让人密告我们谋反,然后借机处死我们,我们李家子孙将在劫难逃。”李元嘉的儿子李撰也伪造了一封唐睿宗的文书给李贞的儿子李冲,文书中以皇帝的口吻声称:“朕已被幽禁,请诸位皇叔前来相救。”

    不过有意思的是,明明推翻武太后一事是韩王李元嘉父子最先挑拨起来的,但最后却只有李贞父子出兵,其他共谋的,尤其是李元嘉父子这对首谋,没一个接应他们。

    李贞起兵不久后就听到了儿子李冲兵败的消息,害怕之下想要收兵请罪,这时上蔡县令傅延庆招募到了两千余名勇士,李贞这才重新鼓起了起兵抗敌的勇气。但李贞临时任命的那些官员都是被他所胁迫的,根本毫无斗志,惟有汝阳县丞裴守德是与他一条心。事实上也正因为裴守德骁勇善战,所以李贞早在起事之前便将女儿良乡县主许配给他为妻,将他视为心腹,并委以重任。  

    等到武后派出了十万平叛大军后,李贞等人便开始一路溃败,李贞大惧之下闭门自守,最后喝下毒药而死,裴守德和良乡县主也一起自缢而死。

    李贞父子虽然身死,但武后并没有就此放过他们,不仅下令将李贞和其子李冲的首级砍下来,还送到洛阳枭首示众。而李贞的另外三个儿子要么是因为连坐被杀,要么是流放岭南没多久后就死了,无一幸免于难。

    乍一看,武后枭首示众的举动有些残忍,但其实也是有着无奈之处。毕竟李贞此次起兵表面上是为了防止她对李唐宗室的迫害,但武后若是真的被赶下了台,李贞这些辈分极高的宗室亲王自然不可能继续为两个年纪轻轻的皇侄做牛做马。届时,唐中宗、唐睿宗二人不仅皇位不保,性命也难保,所以日后李唐复辟后,无论是唐中宗还是唐睿宗,都没有原谅李贞父子这种等同谋反的行为。

    只不过唐中宗没追封李贞父子,还可以借口是上官婉儿等人弄权的原因,唐睿宗则干脆闭口不提追封李贞父子一事,而唐玄宗虽然口口声声说李贞是冤枉的要为他洗刷冤屈,却不去召回流放岭南的李贞嫡亲子孙来继承越王之位,而是将与这一脉毫不相干的许王李素节的儿子李琳封为嗣越王,甚至李琳没多久就病死后,唐玄宗宁可直接将越国国除也不让李贞活着的后嗣回来继承王位,将这一支彻底无视了下去。

    再对比李元嘉父子,虽然李元嘉最终还是因为这次反武行动丧命,但李元嘉的第五子李讷在唐中宗年间就继承回了嗣韩王的爵位,唐玄宗时,李讷的儿子李叔璇继续稳稳当当地将嗣韩王的爵位继承下去。与此相比,李贞这只出头鸟,更加显得无比悲情。

    不过李贞本人和四个儿子固然都死于垂拱年间,但他还是有亲生儿子和后代的,只不过直到唐文宗之前,唐朝的历代皇帝就任由李贞这一支接连几代人在岭南漂泊无依,也没下诏赦免他们。

    唐文宗时,已经63岁高龄的李玄贞(李贞的玄孙女)为了让自己的几代祖先能够入土为安,靠着别人的接济,不远万里,一路跋山涉水回到了京城,李贞的后人这才在事隔一百多年后终于得到了李唐皇室的正视与安置,重新回到李唐皇室的族谱上。

    不过值得令人玩味的是,在允许李玄贞归葬四位先祖的这封诏书中有这样两句话:

    行路或嗟称,朝廷须恤助”,可见李玄贞不远万里护送四位祖先归葬京城的行为引起了百姓间不小的反应,这样孝节卓然的举动,连路人都十分感慨,而作为朝廷,当然不可能再像以往那样无动于衷,视而不见。换言之,如果李玄贞的行为没有引得“行路犹或嗟称”,那么朝廷是不是就“不须恤助”了?

    其实答案已经不言而喻了。从唐玄宗到唐文宗这长达一百多年的时间里,朝廷对李贞这一支漠视得如此彻底的态度,不正已说明了一切。



    (都昌网-www.dcxw.org)转载

    都昌网 - 论坛版权1、本主题所有言论和图片纯属会员个人意见,与本论坛立场无关
    2、本站所有主题由该帖子作者发表,该帖子作者与都昌网享有帖子相关版权
    3、其他单位或个人使用、转载或引用本文时必须同时征得该帖子作者和都昌网的同意
    4、帖子作者须承担一切因本文发表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本帖部分内容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如本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告知本站,本站将及时予与删除并致以最深的歉意
    7、都昌网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贴者而删除本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隐私条例|手机版|小黑屋|商务合作| 九江市罗莎数码影视有限公司 ( ICP备案号:赣ICP备14006325号 )

    [loop]
    {title}
    {summary}……(阅读全文)

    GMT+8, 2025-8-23 07:24 , Processed in 0.197491 second(s), 43 queries .

    Powered by DCXW X3.2 Licensed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