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昌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938|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名书法家——都昌籍吴德胜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5-12-31 16:49
  •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11-25 16:05:4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吴德胜,一九七四年生。字周三,号不圆斋主。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江西省书法家协会理事,九江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江西省美术家协会会员,都昌县文联常务副主席,九江书画院特聘书法家。


    造象写势 散襟放怀

    —— 读解吴德胜的书法艺术

    詹冬华/文

        书法是什么?判断一件作品乃至一个书法家高下的标准是什么?这两个问题是相互关联的。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云:“书者,如也。”这句话所传递的不仅仅是文字学的信息,而且还包含了书法美学乃至传统文化方面的深广意义。汉字始创之初,多从象形入手,后又有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等造字法,但都可以归结为“如”。尔后,书写随着造字也变成一门艺术,历代书论家都非常强调书法的“观物取象”特质,也就是说,书法家必须观察天地万物,观其形,察其势,并将这些“形”(象)与(动)“势”用抽象的线条形式表现出来。之所以能够如此,正如蔡邕所言:“惟笔软则奇怪生焉”。换句话说,考量书法家水准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他(她)如何运用这枝刚柔相济的笔展现出天地之间的诡谲“奇怪”来。或者说,要看书法家有没有高超的“造象写势”的能力。当然,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象”并不是对事物的描摹,而是一种高度的抽象。


        带着这样的尺度走进吴德胜的书法世界,我们就能更清楚更深入地理解他的书法品格与艺术成就了。吴德胜自幼就很有书法天分,读大学期间,经著名书法家崔廷瑶老师的亲授,书艺大进。德胜对欧阳询的《九成宫》用功甚深,点画精到,结字谨严,善作擘窠大字。大学毕业前,德胜到家乡某中学实习,该校刚成立不久,许多大楼竣工无人题名。两月后,几乎所有的大楼都留下了德胜的手迹。可幸的是,欧楷并没有成为阻碍德胜探索书艺的塞壬之声,他很快就从擘窠书的审美模式中超拔出来,上溯到六朝墓志和晋唐的帖派经典。从北碑中,他发现了一个不同于唐楷的审美形构空间:粗犷刚健的线条,错落自然的结构,既朴拙浑厚又雄强泼辣。此时,德胜终日忘情于《郑文公造像记》、《瘗鹤铭》、《张猛龙碑》等名碑,钻坚仰高,忘其疲劳。领略了魏碑的劲截生猛,德胜又转向了褚河南。褚书综合了二王、欧、虞诸家之美,笔形灵变,体势生动,劲炼疏瘦,美韵神超。褚书造型的丰富性深深影响了吴德胜,在褚体的审美空间中逡巡往复一段时日后,他基本上自觉不自觉地将这种清俊疏朗的结字方式确定为自己书法审美造型的基础。在其日后的楷书、行书,甚至是隶书中,我们都能看到褚体的影子。德胜书法的成功缘于其对形式创新的不断追求。为了让自己的笔墨更加丰富有韵味,他又远追楚简帛书,学其疏润豁朗、气韵高古。



        德胜的书法,根基深厚,眼界开阔。他博观勤习,集众家之长,又巧心独运,化成自己的笔墨。整体来看,他的书法最突出的一点就是造型感很强。德胜早年在大学美术系主攻绘画,学校有什么大的活动需要宣传一般都少不了他的手笔,那时他学的是油画,所画的人物逼肖传神。后来,他又专攻国画中的写意花鸟,成绩显著。由此不难推知,他对“物象”形式的敏感必然会影响到书法,或者可以说,他试图打通绘画与书法之间的形构壁垒,从而将书法的点画、线条的审美张力无限增大,以造就涵具当代美学意味的独特书法形式。从他的作品里我们可以发现,无论是小楷、行书还是隶书,他都在用笔和结体上细加斟酌,力争将每一个字都以陌生化的形式表现出来。因此,他的字处处显出思考的智慧,笔画灵活机变,字形诸体相杂,结体出人意表。他的线条,干净筋道,粗细相间;点画之间交代清楚,喜以圆转代方折。整体而言,其书作体势高妙,形备神完,气韵清雅,常令观者击节。

            德胜是个很有灵性的人,他的灵性不是来自知识,而是来自大地。换言之,德胜的书情画才接通了大地之根,明乎此,我们才能理解他在艺术方面所表现出来的汩汩滔滔的创造力。他善饮健谈,与之同席,如沐春风。可以说,“酒”在德胜的生活中非常重要,它成了激发其创作灵感的艺术触媒。但“酒”对德胜的激发不是“颠张狂素”式的放诞,而是右军“微醺”之后的自持。他用笔墨抒情写怀,体证人生。德胜于家乡民俗文化颇通,其常于席间引吭清唱民间小曲,余味尽出,四座叹服。  蔡邕《笔论》有言:“书者,散也。欲书先散怀抱”。一般都将“散”理解为“排遣”,即书写要先散心,放纵性情。但这里的“散”还可以理解为“敞开”、“抒发”,这就与排遣烦心杂念大不相同了,作书者首先要有自己的“怀抱”,或是远大的理想抱负,或是高迈的人生境界,或是至真至纯的情感,郁积于胸,藉书而散。如果本无“怀抱”,何以“散”之?  德胜书之所散,是他的洒脱无羁与宽仁气度,是他的如诗才情与智慧人生。愿其书法人生更加灿烂精彩。


        鄱阳湖上都昌县,有一个书法的圈子,圈子里集结了三个趣味相投的青年书法家,他们的名字是:黄阿六、吴德胜、曹端阳,人称鄱湖三友。 鄱湖三友临清流而挥毫,衔觞泼墨,以乐其志。书法,帮助他们体验有活力的欢喜。所谓鄱湖三友,每个人在趣味方面的缺陷,或可由别人的不同的趣味加以补足。许多成见在相互冲突之下获得平衡,这种连续而相互的补充,逐渐使最后的意见接近于现实。 虽然三友之间彼此生发,但又各具面目。如果说风格是一种突出的表达方式或者习惯,那么吴德胜的书法是坐地生根,步步为营。其根基深厚,博观勤习,集众家之长,又能化成自己的笔墨模样。细细琢磨,他的书法最突出的一点就是造型感很强。这或许是受到他的专业影响,德胜早年在大学美术系主攻油画,笔底的人物逼肖传神。此后,他又专攻国画中的写意花鸟,也是明快可喜。由此推断,“物象”这个艺术元素是否多多少少以某种习惯的审美方式进入他的书法之中?或者说,他试图打通绘画与书法之间的形构壁垒,从而将书法的点画、线条的审美张力无限增大,以造就涵具当代美学意味的独特书法形式?


      从某种意义上说,艺术创新就是追求某种陌生化。艺术到达某个层面,都是相通的,比如诗歌,俄国形式主义批评的代表人物升克洛夫斯基说过:“艺术的存在是为了唤回人对生活的感受,使人感受到事物,使石头显示石头的质感。艺术的手法就是使对象陌生化,使形式变得困难,增加感觉的难度和时间的长度”。德胜无论是小楷、行书还是隶书,干净筋道,粗细相间;点画之间交代清楚,喜以圆转代方折。整体而言,其书作形备神完,气韵清雅,尤其在用笔和结体上细加斟酌,力争将每一个字都以陌生化的形式表现出来。笔画灵活机变,字形诸体相杂,其中定然有对艺术形式的感悟,有多年郁结于心的思考。但是陌生化不是无本之木,无根的浪花,他必须有所依托,有自己的根芽。吴德胜自幼就有书法天分,大学期间,经著名书法家崔廷瑶老师的亲授,书艺大进。吴德胜地书法之根在欧阳询的《九成宫》,因而点画精到,结字谨严,善作擘窠大字。他知道书法需要借鉴,需要糅合,需要从混沌到有序,此后,他上溯到六朝墓志和晋唐的帖派经典。当他的目光遇见北碑,一个不同于唐楷的审美境界,豁然开朗:粗犷刚健的线条,错落自然的结构,既朴拙浑厚又雄强泼辣是《郑文公造像记》、《瘗鹤铭》、《张猛龙碑》等名碑的风骨。之后,德胜又转向了褚河南。褚书综合了二王、欧、虞诸家之美,笔形灵变,体势生动,劲炼疏瘦,美韵神超。是褚书造型的丰富性深深影响了吴德胜,如此往复一段时日后,他基本上自觉不自觉地将这种清俊疏朗的结字方式确定为自己书法审美造型的基础,这是一个新的起点,是一道鄱阳湖上野泼泼的地平线。至于追摹楚简帛书,学其疏润豁朗、气韵高古,那是后话。


        平日里,德胜喜欢书送陶渊明的饮酒诗,“酒”是他生活里重要的词根。德胜曾言:“猛咕一盅酒,书法更有味。”如在夏天,酒入热肠,他也许会脱去衣衫,赤膊执笔,挥汗而书,那气势有武侠小说古龙的风范。真性情也借着酒劲得以挥洒,对于德胜来讲那是一种畅快淋漓的抒发。有时候,别人求字,在这一半清醒一半醉的状况下挥毫落纸,往往是自然浑成。德胜酒后书法,全然没有“颠张狂素”式的放诞,而是右军“微醺”之后的自持。字里行间或许可见洒脱无羁,可窥旷达不拘。 他是性情中人,给人印象是放达而又谦逊,风趣而又重情。书画之外,涉猎颇广,也许很多功夫须在书法之外。有的书画家喜欢琴箫,有的则擅长诗词,德胜的情趣在清唱民间小曲。记得有次王一民先生来到都昌,酒酣耳热之时,信口提到民间的说唱艺术,席间知道德胜特长的同道便一起呼应,鼓惑德胜唱道情。(都昌鼓书,俗称“唱传”,由花鼓词、道情曲演变而来,凭借一鼓一板,将民间故事、今古传奇、生活万象融合于一种说唱形式的曲艺当中,2010 年列入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但见德胜一口满酒之后微闭双目,拈起一根竹筷,轻轻一敲青花瓷碗,开口一句“一字写来一横长……”,那惟妙惟肖的说唱赢得了满堂喝采,王一民先生惊叹不已,忙着要市文化局派人来录音。这就是实实在在的吴德胜,随和亲近,总能让人如坐春风。

        吴德胜不仅为都昌文脉留下一个快乐而可爱的形象,作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其书法成就也是有口皆碑的,其作品入展中国书法家协会举办展览三十余次。先后获得第二、五届中国书法兰亭奖佳作奖、首届敦煌杯全国书法大赛全国奖等众多可圈可点的奖项。德胜说:书法是时间的艺术,故而与个人的阅历和情绪特别密切,是一门与人俱老的相守与厮磨,因此一切奖项都是开过的花朵,来年还须要重新开枝散叶,从头再来。凡是喜欢了书法,首要的是平常心。 流年斑驳,时光清浅。从每一个春天与冬天,鄱阳湖上的野草花在滩渚上沸腾,寂静的光阴里,年复一年吴德胜那么朴茂地坚持着书写,字字真纯地从心尖流出,如琢如磨,深得其乐。多年浸染其中,吴德胜晓得:书法之理,有正有错,阴始既是反,阳始阴方动,动即得咎。所谓学习,学是兼容,习的反复温故知新。很多时候,因为热爱,所以耕耘。只要每一个刹那,能够连绵不断,也就美好可喜了。






                        


    都昌网 - 论坛版权1、本主题所有言论和图片纯属会员个人意见,与本论坛立场无关
    2、本站所有主题由该帖子作者发表,该帖子作者与都昌网享有帖子相关版权
    3、其他单位或个人使用、转载或引用本文时必须同时征得该帖子作者和都昌网的同意
    4、帖子作者须承担一切因本文发表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本帖部分内容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如本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告知本站,本站将及时予与删除并致以最深的歉意
    7、都昌网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贴者而删除本文

    该用户从未签到

    沙发
    发表于 2015-11-28 18:02:52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不错 支持一个了

    该用户从未签到

    板凳
    发表于 2015-11-30 16:40:24 | 只看该作者
    楼下的不要小看我,我可不是吃素的。

    该用户从未签到

    地板
    发表于 2015-12-2 14:54:13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楼主想办法,让咱的帖子火起来吧。。。。

    该用户从未签到

    5#
    发表于 2015-12-2 15:44:49 | 只看该作者
    楼下的不要小看我,我可不是吃素的。

    该用户从未签到

    6#
    发表于 2015-12-2 15:54:31 | 只看该作者
    好贴,好贴,必须顶一个!

    该用户从未签到

    7#
    发表于 2015-12-2 16:04:26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楼主想办法,让咱的帖子火起来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隐私条例|手机版|小黑屋|商务合作| 九江市罗莎数码影视有限公司 ( ICP备案号:赣ICP备14006325号 )

    [loop]
    {title}
    {summary}……(阅读全文)

    GMT+8, 2025-7-22 00:57 , Processed in 0.253857 second(s), 53 queries .

    Powered by DCXW X3.2 Licensed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