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开心 2015-12-31 09:21 |
---|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在三里街,路人的目光常会被一对手挽着手在马路上行走的夫妻所吸引,这是因为他们行走的方式和速度。正常人几分钟可走完的路程,他们却要花一个小时。原来,丈夫一年前患中风,已失去基本的行动能力,而妻子则不离不弃并悉心照料着丈夫,一句“我就是他的腿”,让人感慨不已。
男子一跤摔成中风
今年46岁的赵华明是都昌县多宝乡宝桥村人,他和妻子陈翔群曾经营着一间小小的制衣厂,生活虽谈不上富足,但衣食无忧。夫妻两人生育了一儿一女,并先后考上大学。然而,突如其来的一场灾祸却打破了这样的生活。
2015年1月13日,赵华明在行走的途中不慎跌倒,当时并未造成较大伤势,赵华明因此并没在意。他没有去医院,而是“回家躺躺”。回家后,赵华明感到头晕恶心,他和爱人陈翔群都以为是轻微的感冒症状,服用了几粒感冒药后,赵华明沉沉睡去。次日凌晨,强烈的不适感让赵华明难以入眠,妻子陈翔群发现丈夫神色异样。“我感觉他说话有点大舌头,嘴也歪在了一边,我赶紧打电话给我弟弟。”陈翔群的弟弟赶到家中,看到姐夫赵华明的症状后说:“姐夫是中风了吧?”随后,一家人拨打了120急救电话。被送往医院后,赵华明被确诊为中风。
妻子:“我就是他的腿”
确诊中风、开颅手术、吃药治疗……2015年,赵华明在病床上度过,他所有的身体机能都在退化。赵华明渐渐丧失了语言能力、行动能力、思维能力,如同植物人。突如其来的打击,让陈翔群陷入绝境,看着躺在病床上的丈夫,陈翔群一人挑起了家庭重任。
为方便赵华明治疗,夫妻两人搬到了九江市区。早上七点起床后,陈翔群就开始给丈夫做全身按摩,上午三个小时的按摩,是一天中必须完成的第一个任务。陈翔群说:“我还是抱有一线希望,他能够恢复,所以坚持给他按摩。”
按摩完后,陈翔群就拉着丈夫出门,进行适当的行走。说是行走,但实际上是陈翔群驮着丈夫挪动。由于双腿无力,赵华明几乎趴在陈翔群身上,他脚上绑着钓绳,妻子挪动一下,就带着他的腿前进一步。每次上下楼,夫妻两人就要用近一个小时,家门前50米的距离,夫妻两人也要走上几十分钟,附近的居民称他们为“蜗牛夫妻”,陈翔群说:“我老公有160多斤,他们都说我没必要每天拉着他走,但如果他不动,身体肌肉会萎缩得更快。他走不了,我就是他的腿。”
愧对儿女,希望好心人帮助
照料丈夫的日子再苦再累,陈翔群都没有怨言,但谈到因为丈夫的病情而耽误了一对儿女的学业,陈翔群没能止住泪水。
赵华明因开颅、治疗等费用,共花了43万余元,家中积蓄早已花光,制衣厂也抵给他人,并从亲朋处借了一大半治疗费。没有经济来源,儿女上学的学费成了难题,两个孩子都在读大学,家中拮据的经济状况让他们面临辍学。
陈翔群说:“大女儿现在每天在校外打工,她说想靠自己把学费挣出来;儿子学艺术类专业,花费更高,上次老师打电话给我,说儿子从来不参加班里的户外写生活动,后来我才知道,他想省掉车费买画笔,我听到后心如刀绞。”陈翔群觉得自己愧对儿女,而现实又不得不让她低头。如今,陈翔群找到浔阳晚报,想向社会求助,希望爱心人士能够帮助她的儿女完成大学学业。陈翔群说:“如果他们因为家中没钱,而读不完大学,我真是愧疚一辈子,希望好心人能帮帮我们。”如果你想帮助这个家庭,可拨打本报热线8530000。 记者 高明磊 /文 徐田刚 /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