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鄱阳湖上明珠璀璨,星子和都昌是最闪亮的两颗。自古都昌、星子青山蕴宝,碧水藏珍,久负盛名。
多少年了,两岸咫尺天涯,人民望湖兴叹。
然而,随着都昌至九江高速公路都昌至星子段项目如期建成通车,这种状况将一去不复返。鄱阳湖老爷庙水域自此天堑变成通途,美丽富饶的鄱阳湖东眺瓷都而南望豫章,西达浔阳而北通长江。
最美高速
说它是6000公里项目中最美的高速,一点也不为过。不仅是因为它沿途风景美,更因为路本身就很美。
都昌至九江高速公路(都昌至星子段)长约50公里,一头挽着庐山,一头系着鄱阳,起自都昌县蔡岭镇,终于星子县华林镇,中间横跨素有“东方百慕大”之称的国内第一大淡水湖鄱阳湖老爷庙水域。
古诗有云,匡庐山下,沉没鄡阳;鄱阳湖上,浮出都昌。江西之美在鄱湖,鄱湖之秀在都昌。鄱阳湖是中国最大的天然淡水湖,被誉为流淌在地球上的为数不多的“一盆清水”;而九江星子县,则以“匡庐奇秀甲天下山,庐山之美在南山”闻名于世。
在鄱阳湖畔,晶亮的湖水由浓淡分明延伸到水天相接,碧波淼淼,水浪层层。丰水季节,湖上“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横无际涯、烟波浩渺、帆影点点,让你沉浸在“渔舟唱晚,响彻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的曼妙诗境。鄱阳湖不止有山水、还有惊艳的草、最珍贵的鸟。
为守护着这片土地蓬勃的自然本色与盎然生机,都九项目管理者与建设者秉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与鄱阳湖休戚与共,把生态文明优先理念贯穿到项目建设各个方面,以更加有力、更富创造性的举措建设生态和谐高速路。
他们秉承“原始的就是最美的,不破坏就是最好的保护;最大限度的保护,最小限度的破坏,最大限度的恢复”的理念,优化施工方案,减少对公路项目周边生态环境的破坏;
他们针对环境保护引入专业的环境监理单位,制定详细的环境监理方案,制定有效的保护措施,有效防止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对于现场和周边的大气、水、声、土壤和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他们将营运期的各类环保措施考虑并落实到位,督促承包人将跨鄱阳湖、新妙湖和蓼花池大桥外侧设置集水槽或收集管网安装到位,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设置沉淀池,防止桥面初期雨污水或事故性污水进入鄱阳湖、新妙湖和蓼花池水域。
如今,鄱阳湖畔三山皆是摇钱树,五水都为聚宝盆,而鄱阳湖依然千鳞游泳、万羽翔集,这是献给都九二期(都昌至星子段)管理者和建设者最美的回馈。
鄱阳湖上弄潮儿
在这么美的地方建高速,不干点什么儿都觉得对不住自己。他们,还真就当了一回“弄潮儿”。
2014年11月,省交通运输厅将都九高速都昌至星子段项目列为自管模式改革试点项目,以期通过精简管理层级,提高管理效能,明晰主体责任,实现一体化管理。
作为全省首个试点项目,没有可复制和借鉴的成功经验,责任重大,使命光荣。面对挑战,都九项管理者正视困难、主动应对,既稳住阵脚又敢跨新步,走出一条创新顶层设计与坚守品质并举的发展之路。
自管模式下,项目法人将传统建设监理制下委托给监理单位的管理职责收回,不再委托社会监理,而是自行监理,全面负责工程项目的质量、安全、进度、费用和环保目标管理,传统监理模式下的项目法人、监理单位和施工单位之间施工管理的三方关系变为项目法人与施工单位两者之间的监管与被监管的关系。
项目办运筹帷幄,最终确定了双轮驱动策略,一手抓“自管模式”的顶层设计和标准化管理建设,一手抓管理人员观念转变,边摸索、边建设、边出成果。
他们转变思想,前移管理重心。进行大刀阔斧式的机构调整与人员充实,将三分之二的管理人员充实到现场管理一线,设置了路基、特大桥两个现场管理处,增设质量管理处,并增加专职分管项目的质量、安全监管的项目办副主任,通过管理力量向施工一线倾斜,驻点施工现场,实行24小时随叫随到的保姆式监管,实现当天完工当天验收签认,为承包人后续工程施工及时跟进赢得宝贵时间,减少了内耗,为项目大干快上、保驾护航提供有力支撑。
他们建章立制,强化建设监理双重刚性约束,制订了一整套符合管理实际的“自管模式”实施办法及相关管理程序,构建自管模式下的项目自控体系,编制了《项目管理计划》,建立了质量管理六项保障机制。这一系列制度的建立,也努力为自管模式改革创造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通过架构调整、制度设计、思想转变,让人人肩膀都有担子,每个岗位都有责任,自管模式改革试点真正一步一步、细致稳健地在摸索中创造新经验、取得新突破。
在长达两年多的探索实践中,项目管理者科学管理、创新思路,形成了管控有力、管理有方、抓促有序的良性互动,实现了工作效率、管理成本、管理方式、廉政风险的“乘除加减”,促进项目建设步入良性的快车道。
传统监理模式下,工程清单核算、计量支付、工程款拨付层层签批走一趟往往费时半个月,而现在仅一周内搞定;对项目工程制约较大的设计变更按过去模式从承包人出具变更申报到设计变更事例批复完成,全部程序走完一般费时一个月左右,实行自管模式后,设计变更周期压至七天左右。由于管理层级的减少,工作效率以乘以2、乘以3的增长率释放。
对比旧模式,工程监理实行社会招标,所需的人员、费用分别是70余人和4000万元,而实行“自管模式”所增加的管理成本和人员仅是监理费用的一半,实现了体制上的减法,得到的是项目管理费用除以二的大幅下降的成效,充分契合了实施项目建设管理体制改革花较少的钱,办大事、办好事、办成事的目标。
“匠心”品质
这段路,不仅风景美,而且质量也过硬。
项目办以执行《高速公路施工标准化管理指南》为切入点,以争创“鲁班奖”为目标,在打造统一、规范、有序的施工标准化体系上狠下工夫、勤于思考,不断探索和创新标准化建设管理机制,将“标准化”动于心践于行,落于斧锤之间、泥石之隙,用匠心孕育高品质之路。
他们大胆创新承包人质量管理和自检体系,督促各承包人设立与项目经理部保持相对独立的质检部,在此基础上严格实行三级技术交底,实行了首件工程示范制,落实专项方案评审和审批制,有效保证了施工质量。同时,通过首件单项工程旁站监管全覆盖、进场材料检测全覆盖等措施,都九项目把生态环保、资源节约、高速高效、和谐发展四项理念贯穿整个建设过程,从而提升项目建设水平。
在新模式下,如何更有效的强化质量监管,项目办想到了“互联网+”。在大数据、云计算兴起的当下,信息化是趋势也是导向,都九二期项目管理者紧紧把握潮流,力争让上下沟通更有效率,让工程建设更有速度。
为加强质量巡查,项目大力推行工程施工照片采集上网备案制度,重要工序及部位施工时,管理工程师和项目经理部技术人员现场采集施工和管理过程照片,上传至项目办云盘中,相关人员可通过云盘中的图片资料,查阅,检查工程施工情况及管理人员旁站到位情况等。
项目办还在各标段混凝土拌合站、路面黑白站、桥梁预制场、隧道入口等位置安装视频监控系统,进行全过程实施监控,从而实现质量、安全的动态监控。
自开工以来,通过强化各层次的巡察、巡检、抽检、检测及合同履约、月度、阶段工程质量全覆盖地毯式检查,平均每月下达质量整改通报(工作单)达30余次,整改率100%,全线处罚违规施工行为50余次,罚款100万余元,报废单项工程成品(半成品)13件,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整改硬指标,均高出传统监理模式三倍以上,使项目建设总体质量始终处于受控状态,为项目建设创优秀工程保驾护航。
质量,以安全为前提。项目办高度重视安全工作,成立了安全生产领导小组,设定了安全管理目标,明确各方职责划分,开工前严格审查承包人的安全技术方案及专项施工方案,实行重点工序工前质量技术和安全生产要求两个交底,做到工前交底,工中旁站监督,工后检测签认,对不合格工程坚决拒签,下达返工令。同时,利用各层次的工地巡视、巡检、交叉检、月度工地定期综合检查等手段,确保项目建设质量安全始终处于受控状态,达到了消除质量、安全事故隐患、杜绝野蛮施工的良性互动。
经过两年多的努力建设,都昌至九江高速公路(都昌至星子段)搅胜南山,纵贯鄱阳,从茂林与桑田共幽、鸥鹭与云霞齐飞的诗情画意之间,环山绕水款款而来。
路畅人和
路畅人和,是江西交通人矢志不渝的终极目标。而这段路,在省委省政府的亲切关怀下,恰恰不仅质量过硬,而且队伍优秀。
项目办领导班子始终认为,队伍是项目建设成败的关键因素。为此,他们不断强化防控,有效减少廉政风险,完善下发《廉洁从业“一岗双责”工作手册》,做到人手一册。通过对工程质量、安全生产等核心环节,实行事前防范、事中监督、事后责任倒纠机制,为每个岗位量身定做落实责任的控制指标,从上至下层层传导压力,工程质量管控硬起来、强起来的同时,也有效地降低了廉政防控风险。廉政建设实现了零举报、零违规双零目标,有效地降低了质量和廉政防控风险。
项目办还持之以恒加大对全员“八项规定”、“九项规范”廉政纪律警示教育,以案说法,警钟常鸣。项目办党委、纪委、纪监处采取定期、不定期相结合的方式,将防控关口前移,变坐等信息为主动出击,经常深入各项目部调研调查,强调制度的执行与监督,营造了双责共担,廉洁做人,干净做事的建设环境。
长龙出山,锦绣田园融画意,彩虹落地,旖旎山水沐春晖。昔日,两岸相遥咫尺天涯路,今日,都九高速公路将都昌境内的“东方百慕大”、江南最大的沙山、老爷庙等景点与星子秀峰、庐山连点成线,南乡北镇汇千商踊跃,金谷银棉竞百业腾飞。
几度峥嵘岁月稠,几番风雨奋楫中流。挥洒着无数管理者和建设者心血、智慧和汗水的都九路,必将承载着淳朴善良的赣北百姓文明、富裕的朴素理想,向着把江西建设得更加和谐美丽的目标不断迈进。(练荣华 王志华 杜嘉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