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难过 2015-7-6 12:27 |
---|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记者 张铭 江品毅)“俺村的张才生大夫确实是个好人哪!拖着一条瘸腿走村串户诊病30年,没钱的随时都可以看病取药……是村民健康的‘守护神’。”在都昌县大沙镇官山村委会及周边十几个村庄,村民这样夸赞张才生医生。
1962年春,张才生出生在都昌县大沙镇官山自然村,刚刚学步时就患上小儿麻痹症,当时由于家境贫寒,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左腿落下终身残疾。病残和当时农村的医疗条件给他留下了刻骨铭心的记忆,在他幼小的心灵悄悄埋下了学医救人的种子。
恢复高考制度的第二年,张才生就抱着医治天下病残人的心愿报考医学院校,当年高考远超录取分数线,可就是因为身残的原因未被录取,这对他无疑是个痛苦的打击,但他没有在艰难中沉沦。在村小学校当了几年代课教师后,1981年,他就跟随当时的乡村医生丁正月学医,并买来或借来大量的医学书籍,潜心攻读,虚心向同行请教。凭着顽强的毅力和自强不息的学习精神,1983年,21岁的他通过卫生主管部门考核正式成为一名乡村医生,在村庄上单独开了一家诊所。从此,村头巷尾不时闪现着他一瘸一拐上门行医的身影,乡间小路经常留下他一串串艰难的脚印。30多年来,他拖着一条残腿,走遍了大沙镇十几个村,年诊病号超过2000人。一些农村常见病、多发病基本实现了就地治疗。
张才生给自己定下了规矩:乡亲们求医问药,随叫随到,不讲任何条件,无论风霜雨雪,无论白天黑夜,有求必应。乡亲们赊欠的钱,许他们记着还,不许自己去要。自行医以来,他从未收过病人的出诊费、检查费,对贫困户、孤寡老人等弱势群体免除医药费,陪护病人转诊时还经常为病人垫付医药费。对没带钱的或暂时手头紧的乡亲,他总是先看病,至于欠下的医药费,等什么时候有钱了再还。很多人不解地问道:“张大夫,你到底图个啥?”张才生总会笑着告诉他们:“救死扶伤是医生最起码的道德,谁都会遇到经济困难的时候,我不能做对不起良心的事。”30多年来,他主动免除贫困家庭医药费近10万元,没有登门要过一次账,现在累积下来的陈欠还有4万多元。
2008年,都昌县施行推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张才生的诊所成了当地第一家合作医疗诊所。他很是高兴,因为这和他为群众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初衷不谋而合,于是他义务当起了政策宣讲员。他还自掏腰包,为村里及邻村50多名困难户加入新农合。在他的奔波和说服下,邻近几个村庄的群众踊跃参合,成为全县新农合发展的典范。张才生最终以他崇高的医德、良好的医术、贴心的服务,为当地农村医疗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赢得了当地农村干群对他的赞誉和信任。
|
来自都昌网安卓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