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刘洵)3月28日,2017长江江豚迁地保护计划第二批四头江豚从鄱阳湖都昌码头出发,运往湖北石首天鹅洲保护区进行迁地保护。

28日早晨8点,在鄱阳湖畔的都昌码头,工作人员小心翼翼地从码头附近的临时网箱内,分两次起水四头体质较好的雄性江豚,通过渔船转运到岸边两台的专用运输车上。

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王克雄研究员告诉记者,此次江豚从江西都昌水域起运到湖北石首天鹅洲保护区,比25日第一次运输的路程长100多公里,风险更大,每辆专用运输车上配备了一名兽医和八名工作人员,一路上持续观察江豚的状态,防止江豚出现不适。为了最大限度的保护好江豚,工作人员还提前做好了应急预案。

记者从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王克雄口中得知,在江豚运输途中将会定期往它身上浇水,保持体表湿润,避免干燥。再一个观察它的呼吸频率、呼吸间隔,保证它和在自然状态的呼吸频率、呼吸间隔比较接近。如果江豚出现特别紧张的状况、特别应急的状况,会有应急预案,注射一些让江豚安静下来的药物,甚至就是说在中途,找一个中级的水域,让动物从水箱里移出来大水面,让它舒展一下、休整一下,然后再继续运输。

记者从现场了解到,27日下午,中科院工作人员将一头雄性江豚放回鄱阳湖;28日早上,在起运第二批四头江豚前,中科院工作人员又将两头雌性江豚放回鄱阳湖。等第二批四头雄性江豚在湖北石首天鹅洲保护区安全、顺利地投放到自然水体后,再将最后暂养在鄱阳湖都昌码头的一头江豚放回鄱阳湖。从2015年开始,农业部长江渔政监督管理办公室启动了长江江豚迁地保护工程,并于当年从江西鄱阳湖水域迁移8头江豚转送至湖北。今年江豚迁地保护计划再次启动,运送8头生命体征良好的江豚迁往湖北保护区,对于帮助迁入地江豚种群繁衍,维护长江江豚种群总体数量稳定有着极为重大的意义。同时,今年迁出八头江豚对鄱阳湖区的江豚种群繁衍也不会造成很大影响。

此外,专家表示,多年来,鄱阳湖周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得力,江豚种群数量保持稳定。而长江干流、湖南洞庭湖两个水域的江豚数量则持续下降。江豚保护工作目前面临的问题,主要是人类渔业活动方面的影响。对此,专家呼吁,进一步加强渔业管控更有利于保护江豚种群繁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