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昌镇在开展脱贫攻坚工作中,坚持村庄整治与文物保护相结合,针对性地开展对古建筑、古民居和民俗老物件的摸底核实和保护工作,实现了村庄整治工作与村落民俗保护的完美结合。
一、广泛宣传,增强民俗保护意识。通过上户走访谈心、文化三下乡、脱贫攻坚政策法规宣讲等途径,让村民清楚对传统村落风貌及民俗老物件的保护,既是对农村农耕文化的传承延续,又是留住中华民族传统乡情的有效手段,从而增强村民对村落民俗文化的保护意识。
二、摸底核实,精准识别留存对象。都昌镇各扶贫工作组提前介入,对那些具有历史典故传说、时代特征明显、地域文化突出和建筑风格独特的古建筑、古宅院、古祠堂的现状、权属等分门别类,造册登记,拍摄存底,精准核实,扎实做好村庄整治前期基本功。
三、因地制宜,助推民俗文化传承。在村庄整治过程中,都昌镇根据“七改三网”总体要求,按照各村村庄规划,遵循“修旧如旧”原则,对登记在册列入保护对象的古建古宅安排一部分资金进行加固和修缮,使之重现昔日的雄姿与光华,对那些有碍观瞻,影响整体的猪圈、牛棚及土坯空心建筑则依法依规一律拆除,通过整治,一大批具有历史、经济、文化和观赏价值的民俗文物、农耕用具及生活老物件被重新归整,统一安置存放,得到了较好的保护与传承。
每一座古宅都能讲述一段精彩的故事,每一个老物件都曾发挥过自身存在的价值,期待不久的将来,我县能成立一个民俗物件博览馆,将全县留存下来的各种民间民俗文物集中展示出来,供广大市民和游客参观,给我们和我们的后代印证一段历史的记忆,留住那段传统的乡愁。(都昌镇 袁忠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