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杜春泉)在阳峰乡,各贫困村第一书记扎根基层、默默奉献,活跃在精准识别、村庄整治、产业扶贫等工作一线,用他们的勤劳和智慧,为我县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添砖加瓦。
在阳峰乡共升村绿色蔬菜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大棚内,市扶贫和移民办驻该村的第一书记董国祥正与其他村干部一起采摘辣椒,进行销售。董国祥介绍,自担任共升村第一书记以来,便全面脱产扎根基层、吃住在村,并充分利用本单位的人脉、市场等资源,带领村民先后成立了共升绿色蔬菜农民专业合作社、万里生态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备战生态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六个合作组织,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种养产业,共吸纳和带动五十余户贫困户增收致富。截止目前,市扶贫和移民办共帮扶资金45万元,用于该村发展产业、改造公路和村庄整治。



下一步,市扶贫和移民办将继续加大帮扶力度,打造百亩蔬菜基地,带动老百姓,特别是建档立卡贫困户来发展产业,增收致富。另外市扶贫和移民办准备再投资20万建设一个烘干机房,把老百姓种植的豇豆,进行深加工。
在阳峰乡竹林村,市河道采砂管理局驻该村第一书记庞金华告诉记者,近两年来,已帮助落实扶贫资金60万元,其中39万元用于竹林村修建2.2公里的环村公路,目前已完成路面硬化60%;18万元为村部建设了党员活动中心,并配套了相关设施。


市河道采砂管理局今明两年用于扶贫资金是85万元,具体用于竹林路的路面硬化、还有村级卫生所;市河道采砂管理局计划投入10万元,用于解决村民的就业难、看病难的问题。”
在积极帮扶竹林村改善出行条件、完善村级卫生所建设的同时,庞金华还帮助从外省引进山药苗种和种植技术,带领贫困群众通过发展产业实现增收致富。



另外,市河道采砂管理局还支持当地种植山药,市河道采砂管理局从广西引进紫玉淮山山药新品种,计划在此项目上支持5万元。
据了解,在我县110个贫困村,省、市、县定点帮扶单位派驻的第一书记勇于担当、认真履责、扑下身子、沉下心来,切实当好党和政府的政策宣传员、当好基层组织的管理员、当好脱贫致富的领路员、当好为民办事的服务员;他们扎根基层,迅速转变角色,登门入户,了解民意;谋篇布局,制定发展规划;心系群众,为民排忧解难,默默奉献,为我县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