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自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大港镇党委精准制定产业扶贫目标,精准选择产业扶贫路径,精准建立产业扶贫机制,精准提高产业扶贫规模化、组织化、市场化程度,进一步调结构、上规模,创品牌、上市场,努力走出一条产业兴、百姓富、生态美的绿色脱贫之路。采取“党建+产业扶贫”模式,按照“党组织建在产业链上、党员创业建在产业链上”的思路,把党的组织建设融入脱贫产业,着力提升党员的创业带动能力,助推脱贫产业发展壮大。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老乡做不做,关键看干部。如何带动群众发展产业脱离贫困发家致富,激发贫困户创业信心,干部示范是关键。大港镇党委搭建“党建+”平台,结合传统产业优势,瞄准香菇产业,因此制宜,党员干部带头参与产业发展,投资香菇种植,引导村民发家致富。该镇繁荣村香菇基地9名党员带头投资18万元种植香菇,成立合作社党支部。采取“党员+农户”的帮扶模式,通过“一名党员联系一户贫困户经营一个大棚”的方式,精准对接,精准扶贫。按照统一购置原料、统一菌种、统一技术指导、统一回收加工、统一调运销售模式,免费为菇农提供种植大棚和机械设施,并提供技术指导,力求最大限度降低社员的投资风险,为菇农取得最大经济效益提供全面保障。
创新产业入股模式,让贫困对象无本受益。采取贫困户通过土地租赁收入入股、政府分配的产业资金入股、贫困户产业贷款资金入股等三种形式参与分红,且保证年分红收益不低于成本的20%,让贫困户吃进定心丸。目前,全村共有65户贫困户通过以上入股方式参与产业发展。其中24户贫困户通过土地流转资金8万元入股;22户贫困户通过产业资金27.5万元入股;19户贫困户采取扶贫贷款95万元入股,预计年终分红收益26.1万元,户均受益3890元。同时,通过产业带动,安排贫困户劳动力就业35人,人均年劳动收入不少于6000余元,使香菇产业成为贫困户脱贫的主导产业。
大港镇党委还积极主动与里泗工业园入园企业协商合作,依托“支部引领产业园,结对帮带促增收,贫困群众共致富”党建扶贫就业手段,全面推行“支部+工业园+农户”的产业增收模式,采取以园兴业、党建强业、扶贫致富的联动服务方式,帮助贫困户转观念、学技术、投项目,主动引导有能力的贫困群众走上创业致富路,使因老、病、残等原因无法外出务工的农村贫困人员实现家门口再就业。比如该镇富林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推动贫困户以劳动参股方式发展专业养鸡产业,帮扶农村贫困户“造血”式脱贫致富。该合作社占地面积30余亩,现有雏难1000多只,年产值60万元,已发动周边扶贫户16余户进行散养,合作社提供科学技术及回收销售。三尖源生态种养农民专业合作社以“三尖源”为品牌,每年销售的特色农产品达上千万元,吸收30多人就业,带动10户贫困户增收脱贫。
来源:都昌组工微讯 作者:黄禹、刘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