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建档立卡贫困户的您
或扶贫产业基地 是否为种植养殖的农副产品销路 供需双方信息不畅
而一筹莫展
别担心, “我为贫困户销农副产品” 系列报道活动开始啦 如果你身边的贫困户有卖不出去的 土鸡、土鸭、 土猪、土鸡蛋、 干豆折、干豆角、 干茄子、干辣椒、红薯粉、印子粑、 菜籽油、冬笋、 蜂蜜、茶叶、 腊肉、香肠......
注:请联系乡镇扶贫工作站或县脱贫攻坚指挥部宣传组0792-2329177 为进一步深化脱贫攻坚工作,拓宽都昌县扶贫产品销售渠道,帮助农产品顺产顺销,实现贫困户增收致富,畅通扶贫农副产品微信营销渠道,举办“我为贫困户销农副产品”系列活动。
一、助销贫困户农副产品。我县建档立卡贫困户一时滞销的农副产品,如土鸡、土猪、菜油、干货等,由乡镇扶贫站登记报送至脱贫攻坚指挥部宣传组,将发动社会力量宣传助销。
二、拓宽农副产品销售渠道。我县扶贫产业基地,如茶叶、水果、水产等扶贫产业需要宣传报道和协助推销的,由县脱贫攻坚指挥部宣传组联系县电视台进行深入采访报道,挖掘产业助力扶贫背后的故事,进一步扩大品牌影响力,破解扶贫产业销售难题。
三、架设农副产品供需桥梁。“都昌脱贫攻坚”和“九江都昌发布”微信公众号推出“我为贫困户销农副产品”系列报道,及时发布扶贫农副产品销售信息,需要采购的消费者可以直接联系,贡献自己的扶贫力量。 联系电话:0792-2329177
  
“我为贫困户销农副产品”快闪视频
市委办公厅帮扶工作队在市委食堂开设蔡岭镇吕岭村“精准扶贫”金丝皇菊销售点,三天销售额达到一万五千余元。 鸣山乡马涧居委会妇女主任袁玉英从当地贫困户手中收购都昌豆折,然后利用微信朋友圈销售。经过省市县各大媒体报道后,她收购的都昌豆折远销北上广。她高兴的告诉我们:“销量翻了好几番,还有加拿大的老乡找我买。” 都昌县徐埠镇谭丰亮原生态猪肉的创办人谭丰亮忙的不亦乐乎,谭丰亮说:“如今的生意非常好,虽然累点,还是很开心,能有如今的生意,还得感谢举办的杀年猪文化旅游节活动,提高了生态猪肉的知名度。” 江西省滨湖大县都昌县是省级贫困县,我县生态环境优良,自然资源丰富,名优特农产品众多。近年来,都昌县始终把脱贫攻坚摆在全县重要位置,创新致富途径,致力解决农副产品销售这一难题,出台多项有力政策指引,推动各方良性互动,打通农产品销售脱贫路。 指引乡村农户一改以往零散生产模式,组建各级农产品合作社、产业基地,提供稳定长期供货,锁住客源。蔡岭镇吕岭村金丝皇菊产业基地,将金丝皇菊特色种植产业发展与打造“美丽乡村”理念相互融汇结合,做到把产业与美景合二为一,村民自愿入社,统一种植,成品打造包装,打开扶贫工作新局面,使贫困户脱贫增收。大沙镇南垅村新光明种养农民专业合作社,集结23户贫困户在此就业,共包租土地360余亩,池塘3口,养猪、养鸡、养牛、种植吊瓜子、百香果等有机食品,规范批量出货模式,为新光明连锁餐饮行业长期直供原材料。 该县挑选品质突出的土特产产品重点推广,广泛发挥媒体、舆论、政策宣传树立品牌。都昌县豆折、豆参、米粉等传统美食,虽在都昌县境内家喻户晓,但并未扬名在外。宣传部门积极对其加工坊进行采访宣传,进行深入挖掘文化底蕴与典型素材,形成专题报道,并曝光透明其工艺制作过程、食用方法,使其成为都昌地域品牌,在更广范围打响特产美食知名度。 积极引进新型销售模式,紧跟时代发展步伐,支持成立了都昌县益农社农产品运营中心,多次集中开班培训,组织贫困农户、农副产品种植、制作、生产者及闲时充沛的妇女群众参加培训,教会他们活用智能科技,掌握销售流程,利用新兴媒体推广土特产销售。配齐成套销售模式,打造“生产+加工+销售”一条线,并广泛号召种植者、制作者、加工者、销售商加盟电商平台,利用微信销售、网店销售等多方平台,拓宽销售路径,让豆折、豆参、特色鱼肉制品等本地特色美食活跃在各大电商平台,远销国内外,打通农副产品销售的致富路。鸣山乡马涧居委会地理位置偏僻,该村妇女主任袁玉英利用微信朋友圈成功帮助当地贫困户把美味豆折远销至北上广,红遍网络,帮助贫困户豆折增产增收。(吴文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