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昌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9974|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泰和积极探索农村文化建设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难过
    2015-5-8 15:19
  •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10-24 17:50:04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近年来,泰和县紧紧围绕“红、绿、古”特色,在现代农业、新农村建设、镇村环境整治等工作中,积极探索农村文化建设。

    该县发展现代农业产业文化,通过注入文化内涵,积极发展观光农业、旅游农业,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如苏溪的杨梅产业、马市蜀口和泰垦的有机茶产业,通过赋予“茶”文化和“杨梅”文化,提升产业发展的内涵,每年接待的游客均在10万人次以上。据统计,全县现有各种类型的采摘园、休闲观光农业园、农旅休闲山庄300家以上。

    泰和民间舞蹈“虾蚣灯”下乡演出

    农村文化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近年来,该县围绕“乡风文明”目标,一方面,在新农村建设点规划建设好“五个一”文化阵地,即一个文化健身广场、一个文化宣传栏、一个文化活动室、一支农村文化队伍、一个文化广播室。另一方面,注重保护文化遗产。如马市镇蜀口古村在新农村建设中将古树、宋墓、明清祠堂、古民居的保护有机结合,彰显其“一门二十一进士”的历史;桥头镇高剡自然村的“八栋古屋”在新农村建设时,风格、图案、结构、色调保持了“八栋古屋”的原汁原味,让古建筑和新农村村庄相得益彰。同时,根据“宜居宜游”定位,通过挖掘文化、打造精品的方式,高标准打造了苏马线、碧澄线两条美丽乡村示范线,苏溪镇旗山村、滩尾村、芦子洲、塘登村至马市镇车田村、蜀口村,澄江镇黄冈玉华山、上田村浙大旧址至禾市镇槎滩陂、螺溪镇爵誉村,串点成线,形成了新农村点与旅游文化的完美结合,今年1至4月迎来游客20多万人次。


    泰和县采茶剧团采茶剧《上栋梁》

    该县将“乡村治理”文化融入到镇村环境整治中,进一步建立健全和完善了村规民约,全县70%以上村组完成了《村规民约》的修订和完善,有效规范了村民行为。同时,该县加大镇村环境整治的宣传,深入挖掘各地的民风民俗、传统习俗文化,引导村民做“文明人”“清洁户”,努力形成积极向上的良好社会风气;加大乡村治理力度,充分挖掘乡贤文化、宗祠文化,大力开展“最美家庭”“最美身边人”等评选活动,引导农村和谐有序发展。


    来源:井冈山报

    文字:罗青

    图片:网络

    编辑:邹婷

    31156.jpg (98.89 KB, 下载次数: 11)

    31156.jpg

    都昌网 - 论坛版权1、本主题所有言论和图片纯属会员个人意见,与本论坛立场无关
    2、本站所有主题由该帖子作者发表,该帖子作者与都昌网享有帖子相关版权
    3、其他单位或个人使用、转载或引用本文时必须同时征得该帖子作者和都昌网的同意
    4、帖子作者须承担一切因本文发表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本帖部分内容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如本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告知本站,本站将及时予与删除并致以最深的歉意
    7、都昌网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贴者而删除本文

    该用户从未签到

    沙发
    发表于 2018-10-24 17:50:04 | 只看该作者
    前排顶,很好!

    该用户从未签到

    板凳
    发表于 2018-10-27 06:49:23 | 只看该作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隐私条例|手机版|小黑屋|商务合作| 九江市罗莎数码影视有限公司 ( ICP备案号:赣ICP备14006325号 )

    [loop]
    {title}
    {summary}……(阅读全文)

    GMT+8, 2025-8-23 05:21 , Processed in 0.774132 second(s), 57 queries .

    Powered by DCXW X3.2 Licensed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