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的病情稳定了,你放心,家里的事有我……”7月19日,正在都昌县矶山联圩下坝抗洪一线巡查的余朝松,接到妻子余珍从九江市医院打来的电话,一直悬着的心,终于可以暂时放下了。

7月19日,余朝松(右)和当地干群在矶山联圩下坝巡堤查险。
父母病重,他未能床前尽孝
余朝松是都昌县北山乡党委书记,作为县城周边乡镇的“一把手”,脱贫攻坚、项目建设、环境整治等中心工作任务繁重,责任重大。
余朝松的父亲在2018年农历年底被诊断为癌症晚期,辗转九江、都昌等地医院住院治疗,余朝松一直无法长时间照顾。7月5日,噩耗传来,父亲终因医治无效撒手人寰,忙于工作的余朝松未能见到父亲最后一面。余朝松的母亲一时难以接受老伴离世的事实,终日以泪洗面,一病不起。
“家事再大也是小,公事再小也是大。”余朝松说,父亲深知儿子身上的职责,生前曾多次嘱咐,还劝导家人,不要因家事而耽误工作。余朝松的兄弟姐妹,都在外地工作,父母年老后,都跟随余朝松一起生活。父亲去世,没有见到最后一面,母亲身体一直不好,都不能床前尽孝。“感谢妻子的默默付出,是她替我尽了孝。”余朝松说起这些,心里充满了愧疚。

7月19日,余朝松和当地干群在矶山联圩下坝巡堤查险。
丧事简办,他“得罪”了兄弟姐妹
余朝松是都昌县芗溪乡芗溪村委会人,按照当地的习俗,老人去世,应在祖祠或家里设立灵堂,操办丧事十天半个月是常有的事。余朝松兄弟姐妹七人,多数人有按照习俗操办丧事的想法,只有排行老三的余朝松和四弟主张丧事从简。
为做通兄弟姐妹的工作,余朝松耐心地劝说母亲帮忙。母亲把子女们叫到身旁说:“操办丧事一切都听老三的,你们的父亲生前曾有过交代……”在母亲的劝说下,兄弟姐妹们最终同意了余朝松的做法,父亲从去世到火化,丧事一切从简,只用了短短4天时间。“虽然兄弟姐妹不理解,但父亲若泉下有知,一定会支持我。”余朝松说。
余朝松料理父亲丧事期间,正是鄱阳湖水位涨势迅猛的时候,北山乡辖区内的矶山联圩下坝,位于县城近郊,保护着7个村委会及县城10多万人口,耕地面积1.65万亩。心系汛情的余朝松,一天几个电话打往北山乡水管站,嘱咐工作人员一定要密切关注汛情,做好抗洪的充分准备。
鄱阳湖水位超过警戒线,父亲丧事未完全料理妥善,余朝松就匆匆赶往矶山联圩下坝抗洪一线,和同事们一起日夜值守。“他的举动让我们很受感动,有主管领导的身先士卒,我们的干劲更足了。”北山乡水管站王建国说。

7月10日鄱阳湖都昌站突破警戒水位,这是当日拍摄的矶山水域。(傅建斌 摄)
凌晨到家,妻子对他“怨言”很多
余朝松一直坚守在乡镇基层一线,先后在都昌县左里镇、大树乡、北山乡等乡镇任职,繁重的工作让他无暇照顾家庭,“千斤重担”压在了妻子余珍一个人身上。
余朝松的母亲身体不好,身患血吸虫病、肝病、胃病等旧疾,年老后每年都要住院治疗2到3次,每次都需10天左右时间。住院治疗,照顾老人的饮食起居,都是余珍一个人在操心。从2016年6月担任乡镇“主官”以来,余朝松就没有休息过周末,几乎每天都是忙到凌晨以后才回家。“孩子读书他没时间关心,老人住院他没时间照顾……他怎么那么忙?”余珍对丈夫的忙碌,曾一度充满“怨言”。
面对妻子的不解,余朝松耐心细致地做工作,说自己身处脱贫攻坚主战场,又在县城周边乡镇任职,很多工作都不能置身事外,必须奋战在一线。慢慢地,余珍体谅到了丈夫的辛劳,从此家事不用余朝松过多操心。
“妻子是我的坚强后盾,让我没有后顾之忧一心扑在工作上。”余朝松对妻子心存感激,“等这次防汛抗洪胜利,我一定抽空去医院照顾一下母亲,替妻子分担一些压力。”望着鄱阳湖渐渐退去的洪水,余朝松疲惫的脸上露出了久违的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