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昌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490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吃织纹螺当心食物中毒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9-16 15:37:1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近日有媒体报道福州罗源58岁的陈阿姨因吃了六两麦螺,不幸中毒已经昏迷的事件,深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提醒广大群众切勿购买、进食麦螺。
  麦螺学名织纹螺,俗名尖螺、海丝螺、海狮螺、或白螺,有些地方还称作割香螺、小黄螺、甲锥螺等,我国沿海均广
泛分布。外形特征表现为尾部较尖,螺体细长,长度约1厘米,宽度约0.5厘米。

  引起织纹螺中毒的主要原因是其体内常会积聚赤潮海水中的有毒菌群以及含有的河豚毒素。河豚毒素是剧毒的非蛋白
质神经毒素,毒性是氰化钾的1250倍,0.5mg即可致人死亡。河豚毒素性质稳定、耐热,油炸、炖、烧、煮等一般加热方法不能破坏毒素。织纹螺中毒的早期表现为口唇、舌尖麻木,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眩晕,继而全身麻木、言语不清、四肢瘫痪、呼吸麻痹。河豚毒素中毒无特效解毒药。
  夏季是织纹螺的旺产期,也是消费者食用受污染的织纹螺发生中毒事件的高发期。2012年7月,由于浙江等地发生多起因食用织纹螺引起的中毒事件,卫生部曾发布通知,要求禁止销售和食用织纹螺。同年深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深圳市各水产品批发市场进行排查没有发现销售织纹螺的情况。
  因为水域、季节的不同,织纹螺所吃的藻类有可能有毒,也可能没毒,而含毒量也不相同。这就说明了为什么有的人吃织纹螺产生中毒,而有的人却没有中毒。但为慎重起见,近期还是建议切勿进食织纹螺。
  给业界建议:市场、超市、餐饮单位等应立即停止销售织纹螺。
  给消费者建议:广大市民要提高自我保护意识,不要购买和食用织纹螺;一旦发现有采购、加工和销售织纹螺行为的,可及时向食品安全监督部门举报;由于未必能识别织纹螺,到福建、浙江等沿海地区旅游时应尽量少吃或不吃螺类;如果食用螺类后不适,应尽快求医。



都昌网 - 论坛版权1、本主题所有言论和图片纯属会员个人意见,与本论坛立场无关
2、本站所有主题由该帖子作者发表,该帖子作者与都昌网享有帖子相关版权
3、其他单位或个人使用、转载或引用本文时必须同时征得该帖子作者和都昌网的同意
4、帖子作者须承担一切因本文发表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本帖部分内容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如本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告知本站,本站将及时予与删除并致以最深的歉意
7、都昌网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贴者而删除本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隐私条例|手机版|小黑屋|商务合作| 九江市罗莎数码影视有限公司 ( ICP备案号:赣ICP备14006325号 )

[loop]
{title}
{summary}……(阅读全文)

GMT+8, 2025-7-26 13:04 , Processed in 0.237458 second(s), 44 queries .

Powered by DCXW X3.2 Licensed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