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很高兴能在这里和大家分享探讨一下有关宝宝的一点育儿经。身为80后的我们有着显著的跨时代特征。随着时代的进步,家庭生活水平的提高,也因着80年代计划生育的开始,几乎家家都是独生子女,所以作为80后孩子的我们事事由父母保护着,呵护着,包办着。此时我们成为00后的父母时,我们开始反思,在我们这一代人身上具有彰显个性的时代烙印里,我们是否该为我们的孩子的教育作出新的认识。
一、生活自理能力 宝宝的自理能力表现在几个方面:
1、使用叉子和勺子:学会这两个工具也算可以开始独立吃饭了,进而可以学些常用的就餐礼仪。
2、脱衣服和穿衣服:马上三岁了,先是学会了脱穿鞋子,下来脱裤子、穿裤子,最近开始教孩子如何穿衣服,脱衣服,拉拉链。
3、刷牙:自己倒水,挤牙膏,正确刷牙,洗牙刷,结束牙具归位。
4、独立大小便:自己脱裤大小便,穿裤。
5、准备早饭:可以试着让孩子做些简单的早餐,比如把面包、牛奶盒、果酱、小勺子放在孩子能够得着的地方功直接放在餐桌上,不过一定要做好他会弄洒东西的准,不要责备他。尤其在很饿的时候,孩子练习得越多,就会做得越好。
6、帮忙做家务活儿:我常叫孩子做的有帮忙收拾自己的玩具,开始能自己铺床、整理书包,帮忙搅鸡蛋,给花浇水。记着不要想着你有权利指挥孩子做这做那,要鼓励孩子帮忙,而不是要求他做。多肯定鼓励孩子,长期下来会让我们家长受益很多。
当宝宝自己能做到时,内心会无比开心,不再需要一直找大人解决,。如果大人再忙,不能及时解决,孩子也会有挫败感。一旦孩子能够帮助家里做些事情的时候,将意味着孩子开始有自己的计划性。这个和孩子的情商发育联系紧密。也让她意识到自己是家里的一份子,让孩子更有参与感,也更有责任心。
二、情绪的自理能力: 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从小就应该做起。我们家长将不会随便迁就孩子,要让孩子开始知道不可以得不到或者别人满足不了自己时,就要闹情绪打人之类的,让孩子能很好的和我们说NO,也让孩子学会如何按受NO。我认为情绪的自理能力跟家长对孩子做的“延迟满足”这个训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所谓“延迟满足”,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忍耐”。为了追求更大的目标,获得更大的享受,可以克制自己的欲望,放弃眼前的诱惑。“延迟满足”不是单纯地让孩子学会等待,也不是一味地压制他们的欲望,更不是让孩子“只经历风雨而不见彩虹”,说到底,它是一种克服当前的困难情境而力求获得长远利益的能力。 而如果延迟满足能力发展不足,如边做作业边看电视、上课时东张西望做小动作、放学后贪玩不回家,容易性格急躁、缺乏耐心,进入青春期后,在社交中容易羞怯固执,遇到挫折容易心烦意乱,遇到压力就退缩不前或不知所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