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开心 2016-1-2 13:32 |
---|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cp1988 于 2015-9-6 16:41 编辑
詹学银,全国劳模、全国道德模范候选人。2007年6月,他创办了全国第五个、江西省首个太阳村,无偿代养代教服刑人员子女、孤儿、困境儿童和农村留守儿童。目前,该中心共收养儿童216人,孩子们都亲切地叫他“詹爷爷”。
一个特殊的“村落”
“你曾问我,有没有家,伤心的眼泪,哗啦哗啦地下。我是山野的风啊,我是无根的花,冬天的小苗风吹雨打……”在九江市鄱阳湖边,有一个特殊的村落,有一个特殊的学校和一群特殊的学生。从这首《太阳村村歌》里可以听出来,这是一群孤苦的孩子,他们中的大部分是服刑人员的未成年子女,也有一部分社会孤残儿童、困境儿童和流浪儿童,年龄最大的22岁,最小的只有3岁。每一个住进太阳村的孩子都有一段坎坷不幸的经历。
“太阳村”其实不是一个村庄,全称叫“太阳村鄱阳湖儿童救助中心”,如今,这里无偿收养着来自全国各地的近203名儿童。这个特殊的“村落”创办于2007年,创办人是一位67岁的老人詹学银,都昌县稽征所一名普通退休职工。说起当初发起和创办太阳村,只是缘于他退休后的一次不成功的创业经历,如今,在全国数十个以“太阳村”命名的儿童救助中心,鄱阳湖的太阳村成了最大的一家。数百名孤苦的孩子在这里重新找到希望,重新寻到温暖。
用善心为贫困学生筑梦
现在,67岁的“村长”詹学银头发已经花白,话语不多,声音有些沙哑,双手长满老茧,给人印象最深的就是那一脸淡定而又慈祥的笑。
许多人说,詹学银当初发起和创办太阳村,是因为他退休后的一次不成功的创业经历。其实也不全是如此,詹学银一直都是一位富有爱心的人,他曾经收养过一个被遗弃的女婴。现在,他收养的女儿已大学毕业参加工作。他也一直热心公益事业,得知邻镇学生考上大学却付不起学费,他慷慨资助2.3万元。县里办起“特教”班,他先后3次送去了1600元助学经费。
2003年,詹学银从都昌县稽征所退休后,在九江市都昌县承包了600亩山地,准备建一个绿色休闲基地。由于投入过大,产出缓慢,2006年,詹学银的绿色休闲基地“搁浅”了。
同年10月,詹学银得知北京太阳村儿童教育咨询中心负责人张淑琴已在全国发起创建了4个太阳村。太阳村专门收养救助无家可归的服刑人员子女和孤儿,并有意在国内多建几个太阳村。詹学银立即改变主意,决定用自己承包的这片基地,创办江西省首个太阳村。
孩子们有了300多位妈妈
“一开始我没想到这么难,这些孩子刚来这里时因为对环境不熟悉,接受不了这里的管理,有的跑啊,哭啊,闹啊,打啊……”更让詹学银为难的是这些孩子都有着特殊的家庭背景,过早经历的苦涩和辛酸,让孩子们自卑、孤僻和漠然。于是,他和老师们一起,慢慢开导这些孩子,让他们渐渐融入这个大家庭。
为让孩子们健康成长,太阳村接受一些教育专家的建议,聘请心理学老师辅导这里的孩子。心理老师既有九江市、南昌市的,也有外省的。老师们有时亲自来太阳村给孩子辅导、上课,有时通过电话辅导学生。“我们有个北京的心理学老师,就经常用免提电话给学生讲课。”詹学银说。
为了让太阳村的孩子们感受到母爱的温暖,都昌县妇联向全县妇女发出倡议,成立了爱心妈妈俱乐部。如今已有300多位妈妈对接太阳村的每一个孩子,这些妈妈都有自己的家庭,却长年累月地关心照顾着太阳村的孩子们。
詹学银说,每到周末,爱心妈妈们或者前来探望各自的孩子,或者电话嘘寒问暖;遇到孩子的生日,“妈妈”要么将孩子接到家里,要么把蛋糕送来学校,与孩子、同学们一起聚会。“每到这时候,都是孩子们最快乐的时光。”詹学银说,有了“妈妈”的关怀,太阳村的孩子们不再觉得孤单,也不再有被遗弃的感觉。
太阳村出了26名大学生
近日,太阳村在二楼活动室隆重的举行了“欢送太阳村2015年大学生”的活动。今年刚考入江西师范大学的冯文丽说:“算起来,我来太阳村已经有六年了,感谢太阳村的爱心奶奶、爷爷、叔叔、哥哥对我的关心和帮助,如果没有太阳村,我早就外出打工了,希望在座的弟弟、妹妹们都能好好学习,争取考上好大学,另外上了大学之后,我会继续努力学习的,并希望将来走上社会,有机会的话,我会把太阳村的爱心传递下去,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太阳村一些进入大学的孩子非常懂事,常常利用寒暑假外出兼职挣钱。今年正读大二的伍锡洪,现就读于九江职业大学建筑工程技术专业,2007年7月入住太阳村,家庭境况贫苦,母亲患精神病,生活环境每况愈下,基本的学习和生活都得不到保障。他今年暑期就在一家电子厂做暑假工,每个月赚2600元,可以填补生活费的不足。
目前,太阳村先后走出26名大学生,今年共有四人考上二本,冯文丽考入江西师范大学,万通考入上海运用技术学院,黄金海考入南昌大学,冯唐标考入宜春学院。有8名学生已经毕业奔赴北京、长春等各地工作,不断传承太阳村的互助友爱精神。
畅想未来,詹学银信心满满,他希望,将来有一天,有更多的年轻人去参与太阳村的管理,把太阳村打造成一个困境儿童的港湾。(袁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