芮银超
他是全军闻名的“兵专家”,先后维护过6种机型,熟练掌握500多类直升机“疑难杂症”的诊治办法,独立和参与完成16项技术革新,是参与直升机故障分析手册编撰、新型直升机定型研究的士兵专家。他就是芮银超,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部队特设师,陆军第13集团军某陆航旅一级军士长。 芮银超参过三次军。第一次年龄未到,第二次因医院误诊落选,直到1989年,他才如愿以偿。那时,他是一家餐馆的老板。参军后,他成为特设专业一名机务兵。机务兵,必须掌握高等数学、电工学等多种知识,对直升机上的电器设备性能、构造、原理了然于胸。当时,芮银超只有初中文化,飞机上的各种仪表、电路以及成千上万个机 件,他完全不懂;电工学、高等数学、逻辑电路等业务知识如同天书。为尽快成为一名合格的机务兵,他先把教材读一遍,再抄一遍,实在理解不了的就请教战友。 他还将直升机上密密麻麻的标识、大大小小的仪表和上千个电门,一张张图纸地背,一个个电路地画,一颗颗螺钉地摸。 几年下来,他除了成为“理论通”,还成为“机务通”:对电气电路和金属元件做到“一摸准”,对主要参数和技术性能指标做到“一口清”,对查找和排除故障做到“一手灵”。飞机哪儿有毛病,他用眼一扫、竖耳一听、伸手一摸,就能“八九不离十”。 芮银超的第一学历只是初中,参军到成都军区某陆航部队之后,虽然也参加过多次培训,但主要还是靠自己摸索。刚入伍时候,他深知自己文化底子薄弱,凡事讨不得 巧儿,必须用笨办法来弥补。自己掏钱,买了大量参考书;遇到不懂不会的,就标出来,再找专业主任、机务队长和其他战友请教。有些设备说明书上英文居多,自 己看不懂,就查字典一个一个用汉字标出来。 笨功夫也可以成为一项硬功夫,再加上他的耐心、细心、用心,使得他的业务技术突飞猛进,经过多次“实战”,芮银超开始独立执行任务。到雅安某地随机保障,到西藏保障新机试飞,去云南参加军事演习……每一次排除故障,都是芮银超首当其冲,并且“手到病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