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进入书法的世界20余载,写出作品论百计算,在时年42岁的九江都昌籍书法家曹端阳看来,目前并没有他认为最为满意的作品,在他的心目中最希望达到的最为神圣的境界是“心手双畅,人书俱老”,“最好的作品永远都是下一幅”。4月7日,江西网络台记者走进曹端阳位于九江美术馆内的书法工作室,听听他的书法人生。 萌芽:书法之美吸引少年 到现在曹端阳都认为,是自己足够幸运,才遇见了两位对他书法之路影响巨大的名师,自己才能逐渐在书法上有所造诣。但是,如果不够努力,幸运女神又怎能对你青睐? 就读九江师专之前,书法之于曹端阳,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只是力求将字写得整齐美观。1994年,曹端阳成为九江师专中文系大一学生,刚入学的他发现,汉字书写的特殊魅力之美。“看到校园内崔廷瑶老师很多题字,才发现原来汉字可以这样美。”彼时,曹端阳开始对“书法”这门中国传统艺术萌生兴趣。 于是自己买笔墨纸砚,上图书馆搜集借阅有关书法的书籍作品进行描摹,是曹端阳大学中最为快乐的时光。“那个时候没有专门的地方写字,我就在寝室的桌子上写字。”他常常利用午休时间在桌子上临帖写字,在寝室同学的眼中,曹端阳的行为近乎痴狂,他自己却不这样认为,“也说不上痴狂,就是喜欢。”
成长:书法之路得遇名师指点 任何学问行业想要入门,光靠自己闭门造车可不行,得有人指导。 彼时,书法家崔廷瑶先生在九江师专开设书法课,年仅20岁的曹端阳给崔廷瑶先生写信。“当时没有其他想法,就是对书法很喜欢,希望得到崔老师的指导。” 让曹端阳十分意外的是,崔廷瑶老师并没有给自己回信,而是让美术班的都昌同学吴德胜转告自己:今后我的课,你可以过来旁听!就这样大学期间,中文系的曹端阳成为崔老师课堂上的常客,甚至在本班课程和崔老师课程相冲突时,他会舍弃本专业而顾书法。 九江师专学习阶段,让曹端阳至今仍不忘的还有中文系老教授詹八言先生,詹老是国内知名的古代文学研究专家,同时也是黄庭坚研究专家,在书法上很有造诣。当时詹老已经退休,由于年纪偏大,需要在系内找一名助手为其誊抄书稿以供投稿,曹端阳被幸运的选中,在詹老身边做了两年半时间的助手。 在曹端阳看来,崔廷瑶先生为自己展现出书法的美,詹八言先生让自己了解书法的内涵,对其对书法的深入修炼有很深裨益,“自己足够幸运能够得到两位先生的指点。”
成长:职业生涯因书法变动 最开始,曹端阳并没有想到自己可以成为专职的书法创作人员;起初他对书法只是一种爱好。事实上,书法在冥冥中为他的人生设置了一条隐形的坐标,前20多年,他的人生轨迹在无限靠近这个坐标,并最终与坐标融为一体。 从九江师专毕业后,曹端阳来到都昌县一所农村中学教书,工作之余,他还是没能扔下自己心爱的毛笔,书法练习创作并没有停歇。在一次县教研局举行的会议上,他遇见了在县文联工作的吴德胜。 “还以为你出去工作了,还在都昌呢?”吴德胜见到曹端阳,也十分的惊讶,得知曹端阳对书法依然坚持,他向曹端阳提出邀请,“最近有个书法展览,你要不也交个作品?”书法展览中曹端阳的作品获得认可,他从农村中学调到县城中学,后又调到了县文联工作。 最终来到九江市美术馆工作也是因为书法之故。在后来的时间中,曹端阳书法创作在全国很多的重大专业展赛中获奖入选,恰好当时九江美术馆需引进专业人才,曹端阳凭借出色的书法造诣,调入九江美术馆,之后又担任九江书法院院长。正如其本人所说,书法对于他来说,从一开始的爱好,逐渐成了工作内容,最后与自己的生活紧密结合。
创新:行万里路以求不断突破 曹端阳称,书法的风格随着一个人的年龄、人生积累、文化底蕴的不同而有所改变。“到目前为止,我的书法风格自认为还是没有固定下来,每年都还在变。”任何事物,只有不断学习不断创新,才能保持生命力。书法也一样。曹端阳表示自己的书风曾经历过三次大的改变。 新世纪初,那时候人们的生活还未被互联网浪潮所覆盖。察觉自己在书法学习中遇到瓶颈后,曹端阳有意识的想要做出一些改变。在书法报纸上注意到中书协书法研修班招生的信息后,他报名了。书法研修班属于函授性质,但一年时间内会集中一周时间组织学员集中面授,“当时见到以前只有在报纸上才能看到的书法大家,与来自不同地方的学员进行交流,对我的书法理念冲击很大。” 几年之后,曹端阳又报名了首都师范大学的书法硕士研究生课程班,较系统地接受了对书法文化相关知识的学习,对于他来说,这是书法风格改变的第二次契机。此外他更是陆陆续续地参加了众多的书法短训班的学习,“增长了许多知识不说,主要是改变之前闭门造车的状态,知道去主动学习,主动去接触外面的世界,体会了书法文化的传承和积淀。” 除了通过听课来接收书法知识之外,曹端阳还自曝,早前在农村教书期间,自己曾单骑走京九,一路寻访书法名胜古迹,开拓视野。此外,他还是鄱湖三友成员之一,平时在书法学习过程中,曹端阳经常与另外两名成员黄阿六、吴德胜两位青年书法家一起交流创作感悟。
传承:致力普及书法艺术 近年,为了让书法艺术得到更多人的认识,得到更广泛的普及,中书协经常举行书法公益大讲堂活动,不少书法家热情的参与,曹端阳也是众多书法家其中之一。曹端阳称,书法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本人很喜欢中国传统文化,能够对普及传统文化,普及书法知识做一点贡献,我本人很开心。” 此外,凭借小楷《四书》册页项目,曹端阳在2014年获得了国家艺术基金项目资助。曹端阳介绍,全书6万余字,全部使用小楷书写,前后修改两次,历经半年时间。该书既可作为大家用来阅读中国古代原典,也可作为书法学习的参考书籍。“通过这样的形式,既能潜移默化的认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也能让他们慢慢体会书法艺术的魅力。”今年4月下旬,曹端阳的新书《小楷〈四书〉册页》将在九江市新华书店举行首发仪式。据了解,该书是国家艺术基金2014年度美术书法摄影创作人才资助项目之一,也是当年江西省唯一一个获得国家艺术基金资助的个人项目。
书法家曹端阳个人简介 曹端阳,自号宏堂,1974年生于江西都昌。结业于中国文联第八期全国中青年文艺人才(视觉艺术)高研班,首都师范大学书法硕士研究生课程班,西泠印社书画篆刻院余正工作室高研班。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九江书法院院长,江西省美术家协会会员,西泠印社社友会会员,江西省书协培训中心教师,九江美术馆专职书画家,中国书法院特聘书法家,中国书法家协会“国学修养与书法”首届全国青年书法骨干作者高研班学员,获2011中国书法家协会年度佳作奖、全国第十届书法篆刻展优秀奖、首届中国书法院奖、国家艺术基金青年书法人才项目资助等。入展全国第九届书法篆刻作品展、全国第三届正书展、全国首届楷书展、全国首届行书展、全国第三届行草展、全国第二、三届隶书展、全国第二届篆书展、全国第二、三届青年展、全国第三、四届扇面书法展、全国第二届册页书法展、西泠印社第七届篆刻评展等。江西网络广播电视台(记者 熊良辰 实习记者 尹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