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昌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4310|回复: 1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形势下,养兵与用兵标准发生了什么变化?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3-31 10:00:53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养兵千日 用兵千日

——学习习主席国防和军队建设重要论述贯穿的军事辩证法思想之九

习主席对新形势下军队建设与运用问题高度重视,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养兵与用兵的辩证法,在理论上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军事观,在实践上加快推动了军队由大向强发展,为建设巩固国防和强大军队提供了科学指南。

深刻揭示了新形势下养兵与用兵本质意义

我国自古就有“国家大柄,莫重于兵”的名训,但任何时代的军队建设发展都有其特定的历史动因和目标指向。在我们党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进到由大向强发展的关键阶段,世界依然不太平,全球化经济发展并没有消融国际格局中的军事对抗,人类和平发展主流之下霸权主义冷战思维仍然存在,战争阴霾始终在一些地区徘徊,使我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面临风险挑战明显增多。

如何争取和平发展环境?强国必须强军,军强才能国安;没有一支强大的军队,没有一个巩固的国防,“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难以真正实现。这可谓我们党新形势下养兵与用兵、大力推动实施改革强军战略的重要逻辑起点。

然而,养兵与用兵从来就不是单纯的军事问题,“兵多不胜养,兵弱难御敌”——折射出在实践中平衡满足多方面需求的复杂性。如何处理好发展军事与发展经济的重大关系命题?习主席指出,国防和军队建设,必须放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个大目标下来认识和推进,服从和服务于这个国家和民族最高利益;国防实力要同经济实力相匹配,经济社会发展到哪一步,国防实力就要跟进到哪一步;必须在经济发展基础上,使国防实力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有一个大的提升。

这深刻阐明了军事与经济之间的关系并非是单向的,两者互动促进才能确保实现国家最高利益目标;突出体现了党始终坚持发展和安全兼顾、富国和强军统一的战略思想,进一步明确了国防和军队建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中的重要地位。当前,世界军事变革发展呈激烈竞争之势,如果军事实力跟不上国家安全需求、不能占据战争制高点,即使是大国、富国也难以摆脱受人遏制的局面。我们只有努力强军备战,才能为国家安全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原标题:新形势下,养兵与用兵标准发生了什么变化?


深刻阐明了新形势下养兵与用兵标准要求

新时代养兵与用兵的内涵都十分丰富。养兵,不仅是供养之意,更主要体现为枕戈待旦、沙场演兵、军备建设、人才培养、完善力量体系等战备内容;用兵,不仅是指投入战争,还体现为进行前沿威慑、国际维和、抢险救灾、反恐维稳等多种方式。特别是进入信息化时代,电磁、信息网络等领域的无形较量已经难分国家疆界、难分平时与战时,使养用一体化的特征愈加明显,相互之间的功效界限愈加模糊。

对此,习主席深刻指出:过去讲养兵千日、用兵一时,现在要讲养兵千日、用兵千日。这一重要论述,深刻诠释了新的历史条件下养兵与用兵的特征和内涵。

那么应当如何养兵呢?养忠诚之兵,着力打牢政治之基。习主席强调: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人民军队的命脉所在,是我军的军魂和命根子;我军作为执行党的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必须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必须做到党指向哪里、就打到哪里;必须做到绝对忠诚、绝对纯洁、绝对可靠。养铁血之兵,着力强化善战之风。习主席强调,作风优良才能塑造英雄部队,作风松散可以搞垮常胜之师;着力培养有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新一代革命军人,锻造具有铁一般信仰、铁一般信念、铁一般纪律、铁一般担当的过硬部队。养精锐之兵,着力增强体系之能。习主席指出,军事力量的发展要看数量,更要看质量;要坚持以信息化为发展方向,突出新型作战力量建设这个重点;要完善结构,优化功能,下决心淘汰老旧装备,为发展新型作战力量腾笼换鸟,推动我军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能型转变。养善武之兵,着力练就胜战之功。习主席告诫:“刃不素持必致血指,舟不素操必致倾溺”;要强化官兵当兵打仗、带兵打仗、练兵打仗思想;坚持仗怎么打兵就怎么练,打仗需要什么就苦练什么,不断提高部队复杂困难条件下可靠遂行任务的能力,确保部队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

铁石相击,必有火花;水气相荡,乃生长虹。习主席紧密结合现实问题确立的一系列标准要求,指明了新形势下军队应有的样子,科学回答了军队由大向强转变中要把握的关键性问题,在部队建设中形成了鲜明的目标导向、聚力导向、评价导向和激励导向。

原标题:新形势下,养兵与用兵标准发生了什么变化?

深刻体现了新形势下养兵与用兵方法论

养兵与用兵需要投入巨大人力物力,只有方法对路对症,才能牵住牛鼻子,使推进发展事半功倍。习主席站在国家战略全局、确保军队打赢的高度,提出了一系列重要方略。

抓军事斗争准备,更加注重聚焦实战。养兵与用兵,首先要把对手搞清楚,把现代战争的特点规律和制胜机理搞清楚。现在战争形态变了、作战方式变了,我们的战争思维和作战理念必须与时俱进;要深入研究和平时期军事力量运用的特点和规律,创新兵力运用方式方法,增强军事力量建设和运用的质量和效益;要坚决纠正同实战要求不符的一切思想和行为,确保部队建设发展经得起实战检验。

打赢深化改革攻坚战,更加注重创新驱动。我军现代化建设还存在不少短板,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严重制约我军能打仗、打胜仗的能力。事之当革,若畏惧而不为,则失之为害;百舸争流、千帆竞渡,必须到中流击水;我们要把握机会,乘势而上,积极推进改革,努力建立起一整套适应信息化战争和履行使命任务要求的新的军事理论、体制编制、装备体系、作战方法、管理模式。

推进精兵发展战略,更加注重体系建设。我军总的数量规模还有些偏大,非战斗机构和人员偏多。必须认识到:兵贵精不贵多;要优化规模结构、促进内涵式发展,使军队更加精干高效;要强化信息主导、体系支撑、精兵作战、联合制胜的观念,建构中国特色现代化军事力量体系。

加强军队建设筹划管理,更加注重集约高效。随着国家经济快速发展,我国养兵与用兵的财力物力等支撑条件水涨船高,但目前国防费无论是人均占有量,还是GDP和国家财政支出的比例,还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需求与保障条件之间的差距仍将长期存在。因此,仍要保持“过紧日子”的思想,坚持精打细算,厉行节约,集中财力、物力办大事、办急事,努力把每一个铜板都真正用到提高部队战斗力上。

把军队建设融入国家发展体系,更加注重军民融合。实践表明,军民融合是充分利用社会先进技术和丰富资源,加速提升军事发展水平的重要途径,也是促进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协调发展、平衡发展、互促发展的有效举措。军队要改变自成体系、相对封闭的发展模式,更新思想观念,打破利益壁垒,做到应融则融、能融尽融。

习主席关于新形势下养兵与用兵的辩证思想,博大精深,其非凡的历史担当精神、卓越的胆略智慧,坚韧不拔推进改革强军伟业的领导风范,正激励指引着全军官兵为建设强大国防和世界一流军队不懈奋斗。(邢连杰,作者系陆军党的创新理论学习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都昌网 - 论坛版权1、本主题所有言论和图片纯属会员个人意见,与本论坛立场无关
2、本站所有主题由该帖子作者发表,该帖子作者与都昌网享有帖子相关版权
3、其他单位或个人使用、转载或引用本文时必须同时征得该帖子作者和都昌网的同意
4、帖子作者须承担一切因本文发表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本帖部分内容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如本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告知本站,本站将及时予与删除并致以最深的歉意
7、都昌网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贴者而删除本文

该用户从未签到

沙发
发表于 2017-3-31 10:02:51 | 只看该作者
前排支持下

该用户从未签到

板凳
发表于 2017-3-31 15:18:18 | 只看该作者
呵呵,低调,低调!

该用户从未签到

地板
发表于 2017-4-2 08:28:06 | 只看该作者
元芳你怎么看?

该用户从未签到

5#
发表于 2017-4-3 13:28:27 | 只看该作者
好,很好,非常好!

该用户从未签到

6#
发表于 2017-4-5 09:20:02 | 只看该作者
楼主呀,,,您太有才了。。。

该用户从未签到

7#
发表于 2017-4-5 13:09:26 | 只看该作者
LZ帖子不给力,勉强给回复下吧

该用户从未签到

8#
发表于 2017-4-6 09:10:10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我了个去,顶了

该用户从未签到

9#
发表于 2017-4-6 09:10:11 | 只看该作者
有空一起交流一下

该用户从未签到

10#
发表于 2017-4-6 13:33:05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支持分享精神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隐私条例|手机版|小黑屋|商务合作| 九江市罗莎数码影视有限公司 ( ICP备案号:赣ICP备14006325号 )

[loop]
{title}
{summary}……(阅读全文)

GMT+8, 2025-7-22 05:04 , Processed in 0.241637 second(s), 62 queries .

Powered by DCXW X3.2 Licensed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