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9年2月出生的张立洪,家里现有6人,父、母、妻子及一个儿子、一个女儿,是“十三五”贫困村——大沙镇黄香村委会一普通农户,说普通,命运似乎对他有点不公,年幼时,患水痘,左眼视力严重下降;11岁忍受丧父之痛;2013年在操作切板机时,左手五个手指被割断。面对生活的重担和家庭的突遭变故,他不气不馁,勇于担当,用坚强的意志和实际行动撑起这个家,书写了一段可歌可敬的“脱贫记”。
舍小顾大 义无反顾挑大梁
张立洪自小家庭贫穷,父母亲是传统的农民,亲生父亲在1980年病逝,整个大家庭的主心骨倒下,本来就不景气的家庭更是负债累累,光徒四壁,基本温饱都没有保证。作为兄妹中的老大,他义不容辞的把家庭重担抗在肩头。15岁被迫缀学,跟着村里大叔学木匠手艺,克服视力障碍,日以继夜工作,赡养父母,照顾弟妹并供读书,靠一己之力,这个大家庭从一穷二白的困境中一步步走出。
身残志坚 自力更生改穷貌
几个月大时,因患水痘,无钱治疗,导致他右眼几乎失明,生活中有着许多不便,这给他蒙上一层和普通人不一样的面纱,也曾因视力问题遭到同龄人群的嘲讽,但他把人们异样的眼光转化为努力拼搏的动力。2013年,五个左手指被割,对于他本人和家庭都是一个更严重的创伤,每到冬天,他身体总会出现一阵虚寒,身体上的障碍曾让他一度消沉,出现放弃生活的念头,但年迈的母亲、体弱的妻子、求学的子女是他源源不断的动力,他用超常人的毅力,再次做上老本行,把左手接上了假肢,继续劳作,他精雕细琢的产品深受市场欢迎,同时也为家庭创造了经济收入,现家已盖起三层毛坯楼房,子女也读上了书。
脱贫攻坚 以身示范做表率
思想贫穷比物质贫穷更可怕,精神状态比生活状态更重要。脱贫攻坚过程中,群众的“等、靠、要”思想不同程度的存在,在精准识别过程中,张立洪和平常一样,继续从事木工手艺,有人问你怎么不去申请贫困户,他说道:“我有手有脚,就不能靠别人,也不能靠党和政府,只要肯吃苦、能做事,日子就一定有奔头”。张立洪在求学求艺、成家立业的过程中也是这么做的。在这次精准识别中,他主动放弃贫困户指标申请。
张立洪夫妻身体逐渐好转,且他的木匠手艺小有名气,女儿毕业走上工作岗位,儿子读高一,成绩优秀。张立洪排斥“等、靠、要”,呈现一股“自立自强”正气,通过自身努力,改变了家庭面貌,为子女成人成才树立了良好的榜样,是贫困户摆脱贫困、勤劳致富的示范。(大沙镇刘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