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记者 杜春泉 邓胜 王会治)产业是发展的基础,是脱贫的主要依托。“十三五”省级贫困村的徐埠镇杨岭村,在市农业局的帮扶下,结合本地特色优势,发展“水生蔬菜茭白”、“胖姜”等特色产业,启动“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的三联模式,改变村民的生活状态,增加贫困户的经济收入。


位于县朝阳林场杨岭分场的胖姜生产基地,是近年来市农业局帮扶杨岭村的项目。市农业局根据胖姜耐荫不抗高温,对日照长短要求不严格,种植技术不复杂等特点,同杨岭村村民合作,将过去抛荒的土地利用起来,种植胖姜。
记者在现场了解到,杨岭村留守妇女和空巢老人较多,丈夫和子女外出打工,家庭收入来源较少,市农业局从当地实际出发,选择茭白种植等劳动量小的项目入手,实行合作模式。市农业局提供种子和化肥,村民整体出力,以入股形式组成合作社,形成帮扶的长效机制。劳动有钱赚,土地不荒废,生活有乐趣,是当地村民真切感受。 
徐埠镇杨岭村驻村第一书记欧阳剑锋告诉记者,市农业局主要投资种子和化肥,基本投资占50%,村里整合土地,占50%。利润分红50%归村里面,50%分给贫困户,做贫困户入股的本金。针对外销的问题,市农业局还积极同外地企业对接,打开外销通道,签订购销协议,保障农户收入。 
据了解,杨岭村的各特色产业基地均实施了“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的三联模式。各贫困户根据家庭状况不同,可以土地入股,或从产业启动资金和产业项目资金中安排的一定比例座位股金入股,做到精准施策,达到村集体和贫困户共同富裕的目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