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天,天气晴朗。在我县广大农村,每年的冬季时节,村民都会延续煎“豆折的”习俗。利用当前的晴好天气,村民将煎制的“豆折的”进行晾晒再储存,干“豆折的”是赠送亲友和餐桌上的一道美味佳肴。


离过年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勤劳的都昌人民忙过了秋收,每家每户都会利用闲暇时间制作一些“豆折的”,新鲜热的“豆折的”可以沾到豆腐酱,辣椒酱,晒干后可以保存到农忙时节炒着吃,还可以像面条一样煮着吃。


“豆折的”又名豆粑,是由大米和荞麦混合加工精制而成,每当冬季,百姓们几家合在一起互相帮忙煎豆粑。在晴好天气,老百姓便到附近山包上收集一些松树上掉下来的丝毛作为柴火燃料,只有松树上掉下来的丝毛为燃料才能够成功煎制豆粑。大米和荞麦一般是在前一天加工好,待柴火和混合料准备好之后,选择一个晴好天气,邀上相关主煎、柴火、卷制、晾晒等人员便开始煎制豆粑。


“豆折的”盛产于都昌各乡镇,是用大米和荞麦研磨成浆,然后文火煎制,再折叠成条状,经过一天的凉晒,再切成回形针状(也可以手撕),然后经过阳光晒干,可在常温下保存一年时间。
供稿:袁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