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了解,王先生是一名教师,目前家中共有8口人,父母、儿子儿媳、孙子孙女。在寺前巷记者看到,王先生有着一个独立的三层半房屋,还有着一个小院子。走进院子,院内干净整洁、绿树成荫,家里的宠物狗在院内欢乐的嬉戏。走进屋内,各类家具齐全,装修也很好。在户主的带领下,记者来到楼上的房间,每间房都是经过精心装修,让人感到温馨。在王家楼顶记者看到,附近有许多年代久远的老旧瓦房及一些年久失修的商品房、私房。
据了解,王先生世代居于此,现在的房子是2005年建的,房屋成色较新,而父母逐渐年迈,身体状况也逐渐下降,父亲患有眼疾,已经失明,眼睛内安装了假体。母亲也患有肠胃病,只能吃流食,还要靠吃药来维持身体。现在拆迁让王先生很是不舍,感觉故土难离。但在城乡规划建设监察执法大队棚改工作组多次上门解说棚改政策后,王先生意识到老城区环境的脏、乱、差,交通的拥、堵、挤,房屋的破、旧、杂等问题非常突出。功能配套不完善,卫生条件差,污水乱排乱放,低洼地段雨季易涝,冬季光照时间不足,各种管线乱拉乱挂,密如织网,消防通道不畅,人口密度大,安全隐患严重,人居环境差,拆迁改造民心所向、势在必行。虽然王俊华心有不舍,但还是答应了拆迁。
在王先生同意拆迁前,负责对接王家拆迁工作的城乡规划建设监察执法大队也答复了王俊华最关心的拆迁后的补偿安置等问题,打消了王俊华的后顾之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