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诗词是传统文化中的精髓和瑰宝,是植根于民族精神、民族语言和民族风尚,融思想性、艺术性于一体的传统文化样式,具有“厚人伦、美教化、正得失、移风俗”等诸多社会功能。为传承中华传统诗词文化,积极响应县委、县政府打好“四张牌”的战略部署,春桥乡积极挖掘本乡文化内涵,利用本乡文化名人效应,主动打好文化牌,做足诗词文章。

一是建立健全诗词组织。本乡退休老干部江松宝热爱诗词,退休后继续发光发热,利用自身特长和人脉关系,吸引了大批周边诗友,在2015年4月建立了春桥乡诗词协会,协会自成立以来,积极开展活动,组织和动员会员投入诗词创作。截止目前,该协会已经拥有会员57名,诗词协会队伍正在进一步壮大。

二是组织系列诗词活动。主要开展“四个一”活动。开好一个诗词交流会,协会每年举办一次诗词交流大会,组织会员相互交流,集中学习诗词知识,传播诗词文化;建立一个微信群,利用“春桥诗词”微信群平台,以诗会友,相互交流,共同学习进步,在群里,各位诗友共享诗作,相互点评,精彩纷呈;出版一本诗集,协会通过自筹资金,将协会中各位诗友优秀作品收集、汇编、出版了专门的《春桥诗词》;办好一份诗刊,协会不定期将优秀作品和协会动态以“春桥诗刊”进行发布,至今为止,已创办三期。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在全乡营造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诗词艺术氛围。

三是加强诗词队伍建设。积极在离退休老同志、中小学教师以及机关、企事业单位中发展会员;协会每年组织会员开展下乡村采风、到相关兄弟单位学习,积极举办诗词培训班,普及诗词创作基本知识,不断提高创造水平,提高优秀诗词产量,从而引导更多群众爱好诗词、创作诗词;同时,围绕乡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和重大节日,举办各种形式的吟诗会、赛诗会。在全乡范围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诗词展览,加强与中小学的合作,为孩子们上好一堂诗词课,培养学生们的兴趣爱好,使诗词文化薪火相传,发扬光大。(彭德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