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小平虽然退伍了,但他还是一个兵。
刘小平尽管退伍30多年,但他全身上下仍透着“兵哥哥的味道”:黝黑的皮肤、短平头、刚毅的眼神,“英雄山、法卡山、作战老兵”10个字,这是当年参加过中越边境法卡山战役的退役老兵的纪念品。回想起那段战争年代,刘小平仍记忆犹新。

刘小平1983年11月应征入伍,分配到广西凭祥市夏石镇边防,当时的他只有18岁,正是青春懵懂的年纪。当时他和战友们在猫耳洞蹲了有三个月,那个时候水都没有喝,吃的全部是干粮,每个人一盒干粮,那时4月份的广西天气比较热,澡都不能洗。

法卡山位于广西凭祥市夏石乡板旺村境内 ,是广西中越边境上的一座山峰,法卡山海拔500米,由5个高地组成,面积1万多平方米。法卡山由于所处的位置特殊,谁控制了主峰制高点,就能够对方圆数十平方公里内的目标构成威胁,所以成了兵家必争之地。

法卡山收复和防守战,中国法卡山防守部队与越军进行了殊死的搏斗,多次打退了敌人的进攻和反扑。每次战斗结束,打扫战场时,发现许多英雄勇士壮烈的场面:中国守军阵前的山坡尸横遍野。双方的阵亡者纠缠在一起,多数保持着肉搏的姿态,有的烈士用牙齿咬住敌军的肩膀,有的烈士保持持向前爬的姿态,有的和敌军扭打在一起,死死不放开;有的手持匕首插入对方胸膛,有的在人群中拉响手榴弹。面对敌军的疯狂反扑,阵地上的所有官兵喊响了“人在阵地在,誓与阵地共存亡”的口号,坚守阵地、誓死抗敌,直到法卡山战斗取得最后胜利。

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负伤致残退伍回原籍农村的战士,凡荣立二等功以上的,国家都给安排工作。刘小平获得多项荣誉退伍后不久,政府安排在县造船厂工作,1993年下岗。他就在县城沿湖路口和妻子开了一家小餐馆。

刘小平始终保持部队的优良作风,诚实做人,认真做事,乐于奉献。开办餐馆多年来,一直是亲自下厨,妻子做助手,他平均每天要做100多道菜,凡是到他餐馆吃饭的人无不对他竖起大拇指,连连称赞。
刘小平除了做得一手好菜,他还坚持利用空闲卖力气,长期为县直单位楼上楼下送桶装水。他告诉笔者,他是一位中国参战军人,以前是,现在还是,因为即使现在退伍了,但是军人的优良作风和本色永远也不会改变。

在“八一建军节”来临之际,笔者向所有的现役军人,退伍军人,致以节日的问候!
本文作者:张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