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昌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77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记者手记:历史名城九江践行生态发展 续写发展新篇章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无聊
    2015-5-8 15:20
  •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10-11 13:47:4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记者手记:历史名城九江践行生态发展 续写发展新篇章


    2015-09-30 15:41:45   |   来源:国际在线专稿   |   编辑:赵妍   |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王小燕) :“遗爱寺钟欹枕听,香炉峰雪拨帘看”——这句描写庐山雪景的白居易的名诗,不仅在中国,在日本也同样传颂了千年。早在10世纪的平安朝时期,女作家清少纳言就在其随笔集《枕草子》中加以引用,庐山也因而成为一座千年来享誉东亚汉字文化圈的历史名山。   这座倍受文人墨客眷爱的秀丽山峰位于江西省北部九江市境内,九江市委书记殷美根近日在接受“中国故事·魅力江西”主题采访活动记者团的采访时不无自豪地说:“中国中小课本中共有21篇古诗文与九江有关,而更让殷美根书记以及九江人引以为豪的,则是这片在中国文化史上有着重要地位的土地在抓住中国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机遇,大手笔续写着发展新篇章中所取得的成就。而发生在这片土地上的变化,也正是中国经济社会不断迈向发展新阶段的缩影。

      ■序章:鄱阳湖畔的名城九江
      九江北靠长江,南依鄱阳湖,位于九江共青城市郊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馆用地图和五彩图片形象地展示了这里湖泊、河流交织纵横的特点,“‘九’是古代中国人认为的最大数字,‘九江’就是“众水汇集的地方”的意思”。
      据悉,九江建制的历史可以上溯到秦始皇时期,虽然辖境范围和郡城所在地历经变迁,但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将天下分为三十六郡,九江郡就是其一。从西汉灌婴筑九江城算起,距今也有2200多年的历史。
      九江是文学家陶渊明、黄庭坚、白鹭洲书院创始人江万里以及建筑家雷发达的故乡;还是中国山水诗歌的发源地、山水画的成长地,历代1500多位名人在九江赋诗4000多首。
      这里因占尽便捷的水运交通之利,自古就享有“九江通四海”的美誉,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三大茶市”和“四大米市”之一(注:唯一的既是茶市也是米市的城市)。
      而以“江西北大门”著称的今天的九江,在区域经济不断推进的当下,这座位于赣鄂湘皖四省交界之地、长江、京九铁路两大经济开发带交叉点的城市和它所在的土地正焕发出蓬勃的生机。

      ■故事之一:鄱阳湖畔的“双手舞太极”
      九江市坐拥鄱阳湖三分之二的水域,这座中国最大的淡水湖近年来也曾遭遇过枯水的困境,如何在搞好经济的同时,注意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在此背景下,江西省委提出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2009年底得到国务院的正式批复,这也意味着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
      在九江市共青城市郊,一座与“鸟巢”有几分神似的现代化建筑格外引人注目,这就是去年夏天开馆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馆。这里有包括4D影院、国内首个水环境生态物理数字沙盘等在内的各种高科技的炫目展览,而在陈列总体规划蓝图的第二展厅,一座质朴的“双手舞太极”雕塑则可视化地反映了经济区所追求的发展理念。据介绍,这座雕塑根据阴阳相生的理念设计而成,绿色金属质感之手代表经济,绿叶簇合之手代表生态,悬浮双手之间的是蓝色的太极球,寓意生态与经济的和谐发展。
      九江市委书记殷美根在接受采访时指出,九江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最大受益者,来自国家的各项扶持使得工业与生态的协调发展越来越受到重视,2014年环境质量公报显示,九江2014年全年365天中优良天气为307天,占全年总天数的84.1%。
      旅游业是九江的亮点,但这座千余年前就享誉海内外的庐山,虽然早在1996年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截至目前,大部分的游客仍然来自中国国内。据介绍,去年到访九江的旅游人次为7504万,但境外人数仅占30万人次,大部分来自北上广深和周边省份。殷书记表示,未来九江将积极开拓境外旅游市场,争取在2017年旅游总人次达到1亿人次,旅游总收入达到1000亿元。
      今年8月1日,美国纽约时报广场中心位置的主电子屏播出了九江城市形象宣传片,随着开放步伐、开发力度的推进,相信通四海的九江、藏天下的庐山一定会吸引更多的海外游客。

      ■故事之二:永修县打造世界硅都
      从九江市区南行约40余公里,一座座现代化的厂房跃入眼帘,这里是以有机硅产业为主导的特色工业园――江西永修云山经济开发区。有机硅有“工业味精”之称,被广泛应用在航空航天乃至日常生活的很多领域。
      永修县位于昌九工业走廊中段,而将相距100公里的“南昌”和“九江”连接起来,打造江西最发达工业地带的设想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但由于县市支点未能发展起来,一段时间这一设想淡出了人们的视野。但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中部地区经济不断崛起,在周边的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皖江城市带的强劲发展态势下,做大九江、以昌九一体化为龙头的发展思路再一次受到关注。在这样的背景下,位于赣鄂皖湘四省交界处的九江有着独到的区位优越性。构建长江中游城市群、打造中国经济增长“第四极”已成为赣鄂皖湘四省共识,也得到国家层面的肯定,以昌九为中心的经济发展再次迎来机遇。
      坐落在永修县云山经济开发区的江西星火有机硅厂是一座始建于1968年的老企业,前身为化工部星火化工厂,2008年通过母公司蓝星集团并购法国相关专利技术进行改造之后,目前是年产30万吨的世界第三大有机硅单体生产企业。
      该厂综合办副主任蒋赣生介绍说,公司扩改一体化项目二期工程正在建设中,2017年建成投产后,这里的有机硅单体产能将达到年产70万吨,主营业务收入将突破百亿元,届时永修也将成为世界最大的有机硅生产基地。据介绍,此次扩改一体化项目依托的是来自大型中央企业中国化工集团80亿元的投资,除年产40万吨的有机硅单体生产线之外,还包括24万吨的有机硅下游产品以及日处理能力达2.4万吨的污水处理厂,而这也是当地政府为策应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发展战略而采取的实际行动。
      现代产业中,产业关联度衡量的是不同工序之间资源的相互循环利用,重视工业废弃物在园区的循环利用,变废为宝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熊茂东介绍说:“云山经济开发区在招商引资时重视产业关联度,力争废弃物可在区内得到循环利用。目前进驻的110家企业中,有75家是有机硅关联企业,产业关联度高达70%”。
      日前,云山经济开发区已顺利完成国家级循环经济试点验收工作,“世界硅都”正朝着管控、处理好有机硅生产过程中的环境负荷,实现发展产业与保护环境双赢的方向在发展。

    ■故事之三:九江经济开发技术区里的“艾美特”速度
      从九江市老城区出发,一路沿江沿湖驱车不到半小时就是高楼林立的八里湖新区,隔窗望去,有来到上海陆家嘴的错觉。从美丽的拉索桥八里湖大桥继续行驶约一刻钟,进入九江经济技术开发区。
      九江经济技术开发区成立于1992年,2010年升级为国家级开发区,72.7平方公里的规划面积上分为出口加工区、城西港区、汽车工业园、科技工业园等4个园区,在当下的九江市工业发展规划中,这里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2013年底,九江市委提出“决战工业一万亿”的发展战略,拟以工业经济总量“三年翻一翻,五年过万亿”的速度,实现2017年全市工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万亿元的目标,而其中的20%有望在开发区得以实现。
      “我们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当地工作人员在聊天中告诉记者。成立于90年代初的九江经济技术开发区,一批大型项目相继竣工,经济面貌发生显著变化还是在近几年。
      城西港区集装箱码头竣工开港运营于2008年12月27日,相比于30万标箱的年设计通过能力,建成后第二年(09年)的吞吐量为12万箱,而今年仅1-9月就已超过17万标箱,同比增长15%,全年预计可达23万标箱。港口负责人介绍,近两年,在国家建设长江经济带战略的大背景下,九江上港码头主动融入“昌九一体化”,目前,南昌港45%的集装箱就是从这里转运至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目前,港口的二期工程也已开始规划。
      全球最大的玻璃纤维制造商――巨石集团进驻开发区也是在2008年。玻璃纤维产业一直是九江的特色产业之一,与“有机硅”一样,玻璃纤维也是有着“工业味精”之称的基础产品,应用广泛,是替代钢材、木材、塑料等理想新型材料。2001年,有着43年历史的九江玻璃纤维厂改制为中国化建巨石九江工厂,老厂原在庐山区,2009年“退城进园”,整体搬迁到开发区,在这里投资47亿元建设了年产35万吨以上的玻璃纤维现代化生产基地,成为了中国中部地区规模最大的玻璃纤维制造企业。
      而在参观区内的台资小家电厂商“艾美特”时,九江市委宣传部的潘熙宁部长骄傲地介绍了发生在这里的“九江速度”。
      2013年,欧盟对中国光伏产品反倾销给中国国内光伏产业造成重创,已在开发区建好二期工厂的光伏企业“旭阳雷迪”不得不压缩生产规模,如何盘活闲置资产,实现经济增效升级,成为一个迫切的课题。据介绍,接手“旭阳雷迪”已建好厂房在九江投资建厂的艾美特项目投资额高达20亿元,但从落户、签约、建设到投产仅花了143天时间,在九江创下了2014年一个传奇记录。
      艾美特是1973年创建于台湾的一家知名电器商,1991年在深圳建立了生产基地,之前主要为海外知名家电厂商从事贴牌生产,而设在九江的第二生产基地则定位在内销上,不足一年的时间,这里已建成该公司对内销售的生产、仓储、物流中心和全国营销结算中心。
      艾美特电器(九江)有限公司的张万全总经理在向记者介绍时,毫不吝惜对九江当地政府的赞誉。他表示,在确保电力供应、协助招工等各个方面,九江市当局都给予了大力协作,书记还亲自多次跑工厂询问需求,而这些是当下的深圳所无法期望的。
      2014年10月投产的艾美特,当年度实现纳税1600余万元,当地政府官员坦言,相比于直接的税收而言,更看重的是该项目所带来的产业集群效益,截至目前,艾美特已在开发区内建成了模具、注塑、冲压等9个生产厂,再加上工厂的仓储、物流等配套设施,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和功能配套体系,而这些将为创造就业、搞活开发区经济起到重要作用。

      ■展望:立足长江中部 放眼整个世界
      “武九客运专线铁路计划于2016年通车,届时从九江乘车,五小时即可抵达北京。”
      据九江市委书记殷美根介绍,随着武九客专(武汉-九江)、九景衢铁路(九江-景德镇-衢州)、合安九(合肥-安庆-九江)高铁等的相继开通,预计2020年左右,约有18条线路连接九江。
      道路的联通也将打通九江和周边省市区乃通往至全球经济的通道,殷美根表示,只有抢抓国家战略,才能获得发展,九江计划与沿江各省的12个县紧密合作,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及要素上的对接,加强区域合作,消除壁垒障碍,加快九江融入长江经济带。目前,九江正在学习上海自贸区经验做法,未来将首先建立综合保税区,再申报自贸区。而在国家大战略“一带一路”的推行中,九江准备打通九江至新疆到欧洲的贸易通道,主动对接欧洲。
      在殷书记描绘的蓝图中,九江立足的是长江中部,但放眼的则是全中国乃至整个世界。而鄱阳湖畔的文化古城——九江所发生的这一切,也是70多个被称为“三线城市”的中国中型城市的一个缩影。古老的九江焕发出的新活力,也是有着古老文明的中国正在日新月异地变化着的一个侧写,中国深化改革开放的步伐正在悄然但又坚定地迈步向前。

    都昌网 - 论坛版权1、本主题所有言论和图片纯属会员个人意见,与本论坛立场无关
    2、本站所有主题由该帖子作者发表,该帖子作者与都昌网享有帖子相关版权
    3、其他单位或个人使用、转载或引用本文时必须同时征得该帖子作者和都昌网的同意
    4、帖子作者须承担一切因本文发表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本帖部分内容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如本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告知本站,本站将及时予与删除并致以最深的歉意
    7、都昌网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贴者而删除本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隐私条例|手机版|小黑屋|商务合作| 九江市罗莎数码影视有限公司 ( ICP备案号:赣ICP备14006325号 )

    [loop]
    {title}
    {summary}……(阅读全文)

    GMT+8, 2025-7-22 08:44 , Processed in 0.179610 second(s), 45 queries .

    Powered by DCXW X3.2 Licensed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