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开心 2015-12-31 11:54 |
---|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2016年3月13日,都九高速C5标引桥5#墩右幅墩柱顺利浇筑完成。
墩柱首件施工开展以前,该部组织技术骨干针对墩柱施工连续开展试验墩工作,前后共施工试验墩柱4根。试验墩施工过程中,基本解决保护层控制问题,使保护层合格率达到90%以上,但是混凝土外观存在较大质量缺陷。主要体现在气泡多,气泡大。
针对混凝土气泡多、气泡大的问题,技术人员从两个方面开展工作。
一、选择最佳模板脱模剂
试验墩开展期间,我们结合以往施工经验,分别采用液压油、色拉油、脱模剂涂刷模板,但是效果均不算太明显。液压油模板气泡多,气泡偏大;色拉油模板气泡少,气泡小,整体数量较液压油模板偏少;长效脱模剂模板,混凝土气泡基本消失,存在个别气泡,混凝土外观较为光洁,无色差,基本达到预期效果。
二、优化混凝土配合比
混凝土墩柱的气泡绝大多数是在浇筑混凝土时,由内部气泡经振捣或挤压而转移到结构物表面的,要减少混凝土表面的起泡,就首先应该了解看,内部气泡产生的原因。在新拌混凝土中产生的气泡往往是由以下原因引起的:
1、集料
料间的堆积间隙形成的气泡。在混凝土生产过程中,粗细集料达不到理想的级配状态:粗颗粒偏多,大小不当,针片状较多,颗粒棱角较多;细集料细度模数偏大,级配不良这些都造成了集料间无法达到完全密实状态,在搅拌混凝土时集料堆积所形成的空气间隙就变成了气泡,这些气泡大多为大气泡,直径2~20mm。
2、混凝土生产工艺
搅拌混凝土过程中带入的气泡。搅拌混凝土时随着搅拌叶的翻动,会不断从空气中带入大量的气体进入混凝土中形成气泡,这些气泡以大气泡为主。这些气泡在搅拌过程中不断被减小或消灭,但又有新的气泡随着搅拌的过程不断从空气中被带入,此消彼长。随着搅拌时间的持续,混凝土会达到一种趋于稳定的状态。在这里我们值得注意的地方是,混凝土的搅拌时间从加水开始到搅拌出机)不能过短或过长。过短时混凝土搅拌不均匀,过长时混凝土中引入的气泡将会较大。
3、聚羧酸减水剂引入的气泡
聚羧酸系减水剂在生产过程中往往会保留一些降低表面张力的表面活性成分,因此它具有一定的引气性,所以聚羧酸减水剂大多为引气型减水剂,在拌制混凝土时会引入大量的微小气泡。这些气泡的引入对增大混凝土的流动性,增强混凝土的粘聚性和提高混凝土的保坍能力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对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抗冻性和抗渗性也有极大。
4、减少混凝土表面气泡的措施
就现有混凝土原材料,我试验室大量反复试验通过调整砂率、调整减水剂配方、调整胶凝材料、调整碎石比例、调整振捣间距(振动棒之间距离30-40cm,离模板壁距离为15-30cm)、每层料厚度等措施,经过4次现场浇筑试验墩最终确定最优配合比。2016年3月13日15:30开始浇筑首件5-2#、5-3#墩柱,现场混凝土坍落度为165mm,扩展度为410mm。2016年3月15日16:00拆除模板,经试验检测,首件墩身外观无气泡、无色差。
3月15日下午模板拆除后,现场检查墩柱外观基本良好,基本无气泡,项目办试验室检测保护层合格率100%,墩柱首件施工宣告成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