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开心 2015-12-31 10:47 |
---|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许多积压多年的信访难案在她手中得到终结,许多久访不息的矛盾在她手中得到化解,4年来,她负责了5256批16023人次的群众来访,平均每天接待5批15人次,直接办理重大疑难信访案件105件,息访98件,她的兢兢业业促使都昌县信访工作迅速跃上了新台阶,2013年获全省“三无县”;2013、2014连续两年被评为全市信访工作先进单位,她就是现任都昌县委办公室副主任、信访局局长的梅水荣同志。
为民服务、为民解忧
梅水荣同志对人民群众有着深厚的感情。她常说:“要把群众当家人,把群众的事当家事,把群众工作当家业。”三汊港镇上访沈姓群众,7年前丈夫服毒自杀,留下两个女儿,大女儿自小残疾,脑瘫且有精神病,鉴定为一级残疾,小女儿在县职校读书,沈某不仅要照顾脑瘫的大女儿,还要供小女儿读书,没有任何经济来源,多次到县委县政府上访,反映丈夫死亡原因和家庭生活困难等问题。 梅水荣同志了解情况后,一方面积极协调解决问题,亲自去残联协调沈某大女儿救治帮扶,去房管局协调住房问题,去县医院协调工作问题;一方面帮沈某解决生活困难,多次从自己微薄的工资里拿钱接济她,多次把自己家中的衣服送给她和女儿穿。上访宋姓群众说:“梅局长特别热情,有事给她打电话,她随时都会接听,就像亲戚朋友一样安慰我们,帮助我们,从没有不耐烦的时候。”对上访群众的热情、关心和帮助,换来的是群众的信任。有的上访群众讲,“只要梅局长知道了我们的情况,我们就放心了,也没必要再去上访了。”
高度负责,苦干实干
梅水荣同志是都昌县有名的“拼命三郎”。由于长期超负荷工作,身体也出现了一些情况,患上了腰间盘突出,经常使她疼痛难忍。但她每天仍像一台上足了发条的钟表,一刻不停地忙。她的同事讲,她每天都像打仗一样,是“跑着”在工作。每年快到年底的时候,许多建筑工地和工业园的工人上访反映农民工工资问题,为帮助这些等着钱回家过年的农民工们,她连续20多天每天工作到深夜。县城莲花苑小区住户从2013年开始多次集体上访,反映小区内原违章建筑物未拆除、超容积率未处理、小区设施不完善及住房质量和办理房产证等问题。该问题情况复杂、涉及面广、工作难度大,相关部门做了大量工作效果也不明显,大家都感到这是一个“老大难”。梅水荣同志接手后,认真走访调查,分析问题原因,提出解决思路,在县委县政府领导支持下,多次同有关部门协调,目前该问题已得到妥善处理。
有人说,信访工作是“天下第一难事”,做第一难事就必须比常人付出更多的艰辛和汗水。梅水荣同志以艰苦的努力,履行了一名基层信访干部的应尽职责。
攻坚克难、争创一流
都昌县的领导和同事们都说,梅水荣同志素质高能力强。她在乡镇工作时,同事称她是“干一行爱一行”、“干啥都要样”的全能干部。担任县信访局局长后,面对新挑战,梅水荣同志一方面发挥自己基层工作经验丰富的特点,一方面努力学习政策法规和各种专业知识,全面提高业务能力。涉法涉诉一度是困扰都昌县的老大难问题,作为信访局长,她不是简单地把案件转交给法院,而是经常捧着信访卷宗认真研究,向法院同志咨询有关法律问题,并结合案件研究法律,对处理涉法涉诉信访问题提出建议,政法战线的同志们亲切地称她为“编外法官”。
都昌镇秦姓上访群众2010年在工厂上班时被倒塌的围墙砸成重伤甲级、伤残二级,赔偿没有得到妥善解决,他几乎天天坐着轮椅到县委县政府上访。该案属涉法涉诉信访问题,但上访人又不愿通过司法途径解决。梅水荣同志接手该案后,提出解决该案时既要做到合情合理,又要合法。为妥善解决好赔偿问题,梅水荣同志先后十余次同县政法委、县法院、都昌镇政府、大树乡政府、县法援中心等部门和涉事工厂协调,最后涉事工厂同意一次性赔偿50万元,最终做到两方都满意。
淡泊名利、无私奉献
梅水荣同志时刻揣着一颗爱民之心。她深入群众,深知群众疾苦,时刻提醒自己永远安于清贫、勤俭节约。由于经常加班加点,有时来不及吃饭,就冲一碗方便面充饥,被同志们称为“方便面局长”。因为工作需要,信访局的干部每年都要到北京出几次差,时间稍长一点,一趟下来要数千元,梅水荣同志心疼,为节省开支,她经常住一百多元一晚的小宾馆,一日三餐也非常简单,始终堂堂正正为人、干干净净做事。作为一名领导干部,她从不利用职权为亲属、子女办事,从不利用工作之便为自己谋取私利。她常说的一句话是:“为自家人找工作、办事,我没这能力。”
梅水荣同志用自己的行动彰显了广大基层干部对党的无限忠诚,对人民的深厚感情,对工作的无比热爱,集中体现了新时期基层干部“为党分忧、为民解难”的崇高精神和“奋力拼搏、苦干实干”的优良作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