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都昌网友 于 2017-7-6 22:55 编辑
漫步于化民的街头,随便拉一个人问知不知道刘溉鼓楼在哪里?基本无人不晓。
鼓楼全名为刘溉鼓楼,该楼坐落于都昌县原化民乡(现土塘镇)信和村委会鼓楼自然村,是目前都昌县唯一仅存的鼓楼。我们在当地老乡的指引下,成功的找到了刘溉鼓楼。 刘溉鼓楼坐东朝西,鼓楼前面一口碧清池塘,走进刘溉鼓楼给人第一感觉就是震撼,这座明代建筑存世近600年,依旧能感受到她的威严和大气。
整个鼓楼进深8米,宽约8.5米,楼高约6米,鼓楼主楼由20根柱子做底基,分四行均匀排列,每行5根。柱子下有紫色正方形础石,柱础石上垫有木板。为明代正德年间刘溉而建,刘溉明正德二年进士,先后望江等县知县、苏州知府、吏部天官衔,为官清廉,有政绩,明廷旨谕在本村建鼓楼旗表贤劳。 当看着这些实实在在的历史数据时,再亲眼目睹这座始建于明代的鼓楼,不得不为之佩服,当我们找到村民想了解些关于刘溉鼓楼的一些民间轶事时,很多老人表示,这座鼓楼在村里已经有5/600年了,很多故事都失传了。
在未进入鼓楼前,心想,里面应该和之前见的古建一样,肯定是破败不堪,残檐断壁。但当推开虚掩的鼓楼大门时,被里面完整的建筑结构为之惊讶。虽很多地方为现代修补而成,但也足表明该鼓楼在村民心中的重要地位。 从鼓楼大门进入,首入眼帘的是一栋明建三进两井古屋。一进是万年古戏台,戏台两边是化妆房及行头把子房,大天井两厢是观戏楼,二进厅是观戏厅。大天井两头雕窗刻柱,四角均是龙狮撑,红色础石镂有花纹。
漫步在鼓楼内,黄土为地,实木为粱,青瓦遮雨,好想时光重回明代,见证鼓楼的造建之初。在没有现代工具的借力下,是如何靠着肩扛手提把这样的一大栋鼓楼修建完成的。
刘溉鼓楼自明代建立之初至今已近600年,历经岁月沧桑,风尘洗礼,依旧存留于世,而今的鼓楼面貌虽与明代建立之初时有所不同,但主体没有大变动。1984年6月,被授予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目前为都昌县仅存唯一楼阁,对了解当地宗祠的形制和建筑艺术等具有重要的文物价值。( 图文/如梦三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