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cp1988 于 2015-6-23 15:40 编辑
六月都昌迎恩师
张 铭
留不住的是岁月,忘不掉的是青春。
“都昌,你好!都昌,我来了!都昌,繁荣昌盛!”2015年端午节前夕,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在都昌左里插队落户的张心宁夫妇,40多年后重返曾经“战天斗地”的故土,面对浩瀚的鄱阳湖和从车窗一一掠过的经济建设图,不由感慨万千,发出内心的呼唤。
“不管多少年过去,我们年青时受到恩师谆谆教诲,至今难忘感谢师恩……”原都昌中学七五届高中几十个同学在县城见到阔别40多年的恩师张心宁夫妇,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忆往昔,峥嵘岁月;看今朝,豪情满怀。相聚是那样的激动,那样的开心,昔日的师生虽然阔别40多年,但是如今相聚感觉还是那么的熟悉、那么的真切、那么的自然……大家相见的那一刻,竟是那样地放纵、那样无拘无束地惊喊、打趣戏谑、握手、拥抱……仿佛忘记了自己的年龄,仿佛又回到了四十多年前的校园。彼此想说的话太多,有聊不完的前尘往事,有说不尽的离情别绪,更有道不完的喜悦与沧桑。一张张笑脸依然亲切,那一声声呼唤宛如从前。
历久弥新,永不褪色。已过古稀之年的张心宁老师,人生经历可说一分为三。南昌出生长大;1970年“上山下乡”到都昌左里,三年后和爱人沈笑萍老师(上海知青)一起调入都昌县中学;1977年夫妻俩调回南昌一所中学,最后随爱人迁入上海颐养天年。在都昌任教的特定年代里,夫妻俩守得住心灵,耐受得住清淡,专注于教育,成长为受都昌人民欢迎、学生尊重的好老师。
往事如烟,温馨如昨。说起“文革”,那是一段是非颠倒、黑白混淆的年代。开始是揪学校当权派,以后连普通老师也未能幸免。那一年,只带数学课从来不谈政治的张心宁老师,因班上一个同学在他讲到正比例函数这一节放了一个响屁,不但没有当众批评学生,而且来了灵感:“打屁?批屁也成正比例函数啊,同学们!”他进一步阐述说,“如果你吃红薯,吃的越多屁也就越多嘛!”使班上同学们经历了一堂终生难忘的数学课。万万没想到,因受时代思潮的蛊惑,张老师因此被拖入了政治漩涡,正反两派在校园“口诛笔伐”。都昌中学“文革”史上,一场著名的关于“屁”的争论由此展开。很难想象,一个曾经充分享有自尊和受人尊敬的高级知识分子是怎样在众目睽睽之下,忍辱负重,爱生如子,身传言教!
今年5月中旬,一篇真情感人的帖子《寻找张心宁老师》,在《都昌网》网上频频传阅,一时间,都昌县内县外掀起了寻找上海知青张心宁老师夫妇的热潮。不久,网友“紫色春天”、“杨柳细胞”几经周折,终于联系上了张心宁老师,并在上网传了张老师的近照。同学们至今还清楚记得张老师是小平头,戴一副近视镜,他们从恩师近照的眼神里,分明看到恩师当年那种燃烧的激情。40多年后都昌再聚首,张老师和当年的同事黄明才、漆斯盛、曹为民、王岚、吴昌远等禁不住老泪纵横,几十个同学更是激动万分。尽管岁月的风霜已经悄悄地爬上了师生们的眼角,满头的青丝已有少许的白发!可岁月的积淀,让他们有着更加丰富的人生色彩,生活的磨砺,让他们有着更加沉稳的人生态度!在师生相聚会上,张心宁老师的学生、原都昌二中副校长刘辛涧即兴吟诗:“分别四十整春秋,师生团聚乐悠悠;学生个个成绩好,更望后辈出英豪。”
四十多年都昌聚散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这些同学们走上社会后,方知校园生活的美好;经过几十年风霜雨雪的洗礼,才知道惟有师生友情的可贵。在此,笔者衷心祝愿:都昌中学七五届高中暨七三届初中的师生身体健康长寿!晚年个个享受那儿女牵、孙儿女扶、重孙儿女绕的天伦之乐!(以下照片由张心宁老师的学生、县文化馆干部汪志勇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