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开心 2015-12-31 09:21 |
---|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8月30日下午,都昌县人民医院消化内分泌科刘炅明医师收到了一份快递。拆开快递后,快递内是本厚厚的散发着浓浓油墨香的医学杂志——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下辖管理的国家级医学学术期刊《糖尿病新世界》。该杂志2015年15期(8月份)刊登了该院消化内分泌科刘炅明主治医师撰写的医学学术论文《探讨宣教糖尿病治疗原则及其临床社会意义》。
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地快速发展壮大,国民生活水平日益改善。但是,国民的自我保健意识及卫生健康知识,却并没有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而相应地系统提高,城乡居民普遍存在着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及不合理的膳食结构,我国糖尿病发病率日益提升及实际患病人数日益增多。据国内权威流行病学调查发现:截止2010年,我国18岁以上成年人糖尿病前期人员(空腹血糖受损IFG及糖耐量低减IGT)患病率高达50.1%;成年人糖尿病患病率为11.6%,全国糖尿病人数已达到1.139亿人。实际患糖尿病人数已高居世界第一,占全球患糖尿病总人数的33.3%。而目前我国糖尿病血糖控制达标率仍非常低,仅33.3%;血糖、血压,血脂同时达标率仅5.6%;60%至90%的糖尿病患者合并不同程度的并发症。据保守估计,我国每年用于防治糖尿病的费用达到2000亿元人民币,而其中80%的费用是用于治疗糖尿病相关并发症。我国糖尿病的高发蔓延,而糖尿病控制现状又很严峻,向国民敲响了健康的警钟。世界卫生组织(WHO)更是将糖尿病警告为“21世纪人类的灾难”!
面对我国糖尿病发病率日益提高、患病人数不断增多、控制达标率却仍然较低的越来越严峻的糖尿病防治形势,刘煚明医师在苦苦思索着破解提高糖尿病综合控制指数达标率的方法。在7年来的内分泌科工作中,刘煚明医师发现:患者长期自我综合管理的依从性差,能够长期坚持规范控制糖尿病的患者人数仍非常少,这就是导致我国当前糖尿病血糖控制达标率仍然非常低的最主要原因。因此,提高广大糖尿病患者自我综合管理的依从性,是关系到糖尿病防治成功的关键所在!而宣教糖尿病治疗原则,又是提高糖尿病患者长期规范自我管理的依从性的有效途径之一。
2015年初春以来,刘炅明医师历经5个月的全部业余时间,将自己7年来内分泌科工作中的健康宣教经验进行了系统总结,经历了40多遍的修改而写成的多达6300余字的长篇医学学术论文《探讨宣教糖尿病治疗原则及其临床社会意义》,终于在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下辖管理的国家级医学学术期刊《糖尿病新世界》2015年15期上刊登发表。这篇论文在国内首次较为详细阐释解读了如何宣教普及控制糖尿病的“早期、规范、综合、终生、专科及个性化” 六项治疗原则方法及其临床社会意义,对广大内分泌科医生防治糖尿病、规范糖尿病患者长期自我管理行为,提高患者依从性,减少盲从性,提高我国糖尿病综合控制指标达标率,改变我国糖尿病当前控制不理想的现状,减少住院总次数,降低费用疗效比,增强糖尿病患者体质,改善生存状况及生活质量,延长生命,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并有很强的实用性!
该篇论文中,作者刘炅明医师在国内首次提出了糖尿病综合控制指数这个糖尿病控制目标新概念。糖尿病综合控制指数包括血糖(包括清晨空腹及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压,血脂、血液粘稠度、血尿酸、血肌酐、血尿素氮、尿蛋白、尿生化三项(包括尿肌酐,尿微量白蛋白及β2微球蛋白),心电图、动脉血管硬化度、腰围、体重及体重指数(BMI)等指标。糖尿病综合控制指数这个糖尿病控制目标新概念的提出,对我国糖尿病控制目标提出了更全面的更高要求。
这篇论文的早期科普文章《让我们远离糖尿病之一、之二》已于3月21日、4月14日在《浔阳晚报·健康周刊》上连载。(张新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