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昌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592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正理歪评 之 《道德经》(长期更新)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难过
    2015-11-11 14:39
  •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10-16 09:13:3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都昌:
                           (以歪诡言,而以弘正)







        “一家之言”,匪图哂谪;蔽陋浅见,聿之留存,立雪待程;方者无非;芒乖莫措,爽辞勿摛;成意拜怀,某德之……







    歪解一、

    《道德经》可以理解为是一部教“土豪”装穷的经典。



    正理浅析:

        “哀兵必胜”,这里的“哀兵”其实是“雄师”刻意装出来的,目的就是迷惑、麻痹对手,达到使敌人“轻敌”的战略目的“……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操作起来要根据战场形势灵活运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1、行军严整的军队要装出一副队列不整、旌旗不展的样子(行无行);


    2、明明可以战无不胜但要装出一副无力以战的怂样(攘无臂);


    3、明明很能打但要装出一副不能打的样子(扔无敌);


    4、明明武备充裕却要装出一副战备缺乏的样子(执无兵)。


    “富装穷”这门艺术被老子玩的炉火纯青……







    歪解二、

    《道德经》里所说的“道”可以理解为是一种“回家”的过程,而“得道者”就是“回到家里的人”。






    正理浅析:

          我是学画画的,凡是画画的人基本都认同这个道理:画画是一种“从无到有再到无”的过程。一个人打基础的过程是“从无到有”的过程,而当写实的画技臻于极致后必然会返璞归真。这个“真”就是回归到“写意”,这个过程是“从有到无”的过程,是一个画家超脱、看破的象征。不仅仅是画画,做任何事情都具备这种过程。


          “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于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归于婴儿“必固”脱离婴儿“。只有脱离婴儿,脱离稚嫩,脱离的越彻底,写实技艺越成熟、笔法越娴熟、功力越深厚。才会给后期”归于婴儿“的“写意”创造条件和基础。可叹的是,目前中国有很多“画家”过于”恋家“。还没彻底脱离婴儿呢,就急着归于婴儿。这种归于婴儿的方式其实根本就不彻底,都是在模仿而已。哗众取宠、无病呻吟只会让表达变得更苍白和滑稽!其实踏踏实实、脚踏实地的做艺术就是在修道。修道就是一种踏实的做事态度



    这也是为什么说“道士”、“和尚”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得道者”的根本原因。


    (都昌网-www.dcxw.org)转载

    都昌网 - 论坛版权1、本主题所有言论和图片纯属会员个人意见,与本论坛立场无关
    2、本站所有主题由该帖子作者发表,该帖子作者与都昌网享有帖子相关版权
    3、其他单位或个人使用、转载或引用本文时必须同时征得该帖子作者和都昌网的同意
    4、帖子作者须承担一切因本文发表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本帖部分内容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如本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告知本站,本站将及时予与删除并致以最深的歉意
    7、都昌网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贴者而删除本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隐私条例|手机版|小黑屋|商务合作| 九江市罗莎数码影视有限公司 ( ICP备案号:赣ICP备14006325号 )

    [loop]
    {title}
    {summary}……(阅读全文)

    GMT+8, 2025-8-30 05:12 , Processed in 0.525579 second(s), 38 queries .

    Powered by DCXW X3.2 Licensed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