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洪魔袭击时刻,都昌人民坚强挺立;突发灾难面前,都昌人民众志成城。一场新的战役——灾后恢复与重建正在紧张进行,灾区生产生活秩序正在逐步恢复。 8月23日,都昌县召开防汛抗洪工作总结大会。新任县委书记肖立新强调:“要把抗洪胜利转化为加快发展的坚定信心,把抗洪经验转化为干事创业的重要法宝,把抗洪精神转化为抓好工作的强大动力。” 今年入夏以来,都昌县遭受了新世纪以来最为严重的汛情、灾情,是江西省受灾最严重的县区之一,全县24个乡镇均不同程度受灾,据不完全统计,受灾人口38万余人,直接经济损失8.8亿元。汛情就是命令!灾情就是军令!全县干部群众奋战在一线,吃住在一线,抢险在一线,一场场防汛保卫战、抗洪持久战、抢险突击战全面打响!确保了安全度汛、锻炼了一批干部、融洽了党群关系、形成了抗洪精神。 洪魔退回警戒线后,都昌县委、县政府发出灾后重建动员令:“迅速采取强有力措施,发扬连续作战作风,有力有序高效地推进灾后安置重建,坚决打赢灾后安置重建攻坚战。”。县纪委立即行动,全文转发市纪委的重要指示文件,并对防汛物资管理进一步提出明确要求,强调各乡镇必须加强对救灾救济款物的监督管理,严禁以任何形式滞留、截留、挪用、挥霍浪费救灾救济款物;严禁在救灾救济款物发放上以权谋私、优亲厚友、吃拿卡要。一经发现任何违反财经纪律的行为,将坚决果断严肃查处;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机关处理,绝不姑息。 “7.3”特大暴雨洪涝灾害中,都昌县200多所学校遭水毁,其中66所学校损毁严重。为保证秋季按时开学,1000多名教师放弃休暑假,全部投入校园清淤、擦玻璃、粉刷教室等工作中,一些村民也纷纷伸出援手。目前,校园清淤、清障、保洁等灾后恢复工作已基本完成。 洪水造成多处路段损毁,交通受到严重影响。县交通运输管理部门及公路段在第一时间组织人力物力进驻灾区,加快抢通断交点,加快灾后农村道路修复。截至8月22日,水毁涉及农村公路463条,已恢复简易通行327条,断交村庄225个,已全部完成抢通。 交通人来了、电力人来了、通信人来了……无数人不分昼夜,蹚着泥水,登高爬坡,与洪水搏斗、与时间赛跑,在汗水与雨水的交织中,抢通了一条又一条“生命线”。随着汛情消退,许多安置点群众开始陆续回家,灾区群众的生活逐渐回归正常。复耕播种、整修鱼池、抢修设备……灾区生产自救正在有序进行。从个人到企业、从机关部门到社会团体,无论山有多高、路有多远,一批批救援人员、一批批救灾物资、一笔笔爱心捐款都汇聚成爱的长河,源源不断地涌向灾区。来自四面八方的爱心,为灾区人民撑起了一片蓝天。 都昌县康乐农业合作社成立于2013年,这次洪灾损失惨重!鱼塘被冲毀损失10多万元,鸭子4000多只死亡,损失5万元,水稻田被淹200多亩损失约12万多元。8月15日下午,广东东莞市都昌商会欧阳冬保会长一行,在南峰镇领导及乌沙村村支书陪同下,冒着酷热来到该村看望康乐农业合作社受灾户,了解受灾情况并送上了慰问品。8月16日,南昌邮协爱心人士将义拍善款5175元,通过都昌红十字会全部捐给西源受灾困难群众。34户救助家庭各获得了一袋优质大米和一桶金龙鱼油。 抢种抢收、卫生防疫、灾后水利工程建设全面铺开……面对严峻灾情,左里镇上下迅速掀起生产自救高潮,齐心协力打响灾后重建攻坚战。做到水退到哪里,补种到哪里,力争灾年农业不减产,农民不减收。付桥村种粮大户周双梅承包的560亩水稻田损失严重,其中淹了370余亩,重新播种110余亩。看着眼前一大片绿油油的水稻田,周双梅说:“如果没有政府及时送来的免费种子,被淹农田就不可能这么快恢复种植。”自8月上旬开始,在镇农技站工作人员的指导下,按照“夏粮损失秋粮补,秋季损失冬季补”原则,水每退一块、就赶紧补种一块,把损失降到最低。 狮山乡珠岭村卢家村村头一座石桥,桥长大概8米左右,宽0.8米左右,具有两三百年历史,在今年6月19日特大暴雨中被洪水冲毁,这座桥是该村通往农田的唯一交通要道。 没有桥,村民到农田劳作要绕2里多路,非常不便,于是村民纷纷向村委会反映情况,请求尽快修复。面对村民的诉求,珠岭村委会书记卢文锋也很着急,争取修复资金吧,需要立项、考察,时间上也等不及,组织村民自己动手吧,青壮年都在外打工,留在家里的都是老弱病残,经过一段思考后,卢文峰决定自己带头,组织村里的留守村民动手修桥。在卢文锋的号召下,村里的村民积极响应,年纪最大的有七十多岁,他们找来简陋的工具,在齐腰身的水中捞起六百多斤的石板,村民们重新铺设,把桥修得更坚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洪水过后,鄱阳湖上都昌县墨绿葱郁的树木仍孕育着蓬勃生机。勤劳能干的都昌人民,决心在新一届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打一场灾后重建的漂亮战,让家园更美、生活更甜。(张 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