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蔡岭老街广大村民积极响应党的号召,许多有志之士、能人不甘落后,穷则思变,乘改革开放的强劲东风,闯新路,勤奋努力,不懈拼搏,经过三十多年的艰苦奋斗,由改革开放前普遍过着没有温饱的贫困生活,如今全村一百多户年均人平收入达到近万元,不愁住、不愁用、不愁钱、不愁穿、不愁吃,过着“五不愁”的富裕、美满生活。
靠开手扶起家,成为致富带头人
初中毕业的小伙子王建中、王建和兄弟两人,起步于开手扶拖拉机发家致富,他们采取滚雪球的方式,自力更生创业,投股长途班车跑客运,同时,与时俱进,因时、因地制宜,开发房地产业和各种工程项目建设,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成为本村致富带头人,盖了楼房,买了小车,子女读了大学,生活步入了小康水平,彻底告别了三十年前兄弟两人共住一栋平房的历史。
自立门户,白手起家,艰苦创业
出身寒门的方任福和方才福兄弟,自幼家境贫困,过着艰苦生活。在改革开放惠民政策的鼓舞下,自立门户,放开膀子,白手起家,勤奋劳动,他们在没有任何背景和靠山的条件下,发挥自己的聪明智慧,敢打敢拼,吃苦耐劳,克服了各种艰险困难,走出了一条新路,采取就地、就近从事各种致富门路,现在过上了富裕生活。如方任福为人诚实,靠种田和儿子跑运输致富,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率先在蔡岭老街自力更生建起了楼房,同时,重视教育,可喜的是还培养了自己的女儿成为了一名大学生,现正在为国家作贡献。又如方才福兄弟三人,都是很聪明能干的致富带头人,靠勤劳双手,白手起家,从事建筑工程和跑运输专业发家致富。他们兄弟三人都在蔡岭黄金地段,依靠自己挣来的钱建起了两至三层砖混结构气派的楼房,还买了小轿车,家用电器应有尽有,过上了小康生活。
走出家门,沿海创业,发家致富
一贯忠诚、务实,忠厚传家的夏小彬和其叔叔夏爱福、夏喜福等人,改革开放之前,都是在家务农,改革开放后,他们顺应潮流,到外面闯新路,奔波外面几十年打工致富,有的还办公司挣钱,现在也都盖了楼房,住有所居,告别了过去缺房的落后历史,并过上了舒适的小家庭生活。特别是夏小彬小伙子,高中毕业,有知识、有文化,凭着诚实守信的宗旨,在外拼搏,从事经营发家致富,在其父母支持下,先后盖起了两栋楼房,多年买了小轿车,生活过得和和美美。还有顾农出身查正昌的儿子查牧牛,在蔡岭为人诚实,几十年如一日,起早摸黑,长年辛苦,在家从事活鲜收购和销售工作,踏踏实实干事,盖了楼房,买了专用车,生活过得很好。
继承父志,为人老实,责任担当
蔡岭老街,在建国初期担任村代表主任的梁宝贵,是个德高望重的老干部,生育四男二女,幼子梁任生应征入伍,成为了一名光荣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思想进步,工作优秀在部队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了一名党员。退役后,在村里担任主要干部。而今他年过花甲,老当益壮,责任担当,廉洁为人,全心全意为村民服务,受到村民好评。同时,他一贯务家,勤奋劳动,带领家人,凭勤奋努力,发家致富,原来住的是平房,现在也自力更生,建起了一栋占地两百多平方米拥有三层砖混结构的楼房,过上了幸福的晚年生活。又如王升栋、刘新平,其父辈均是老村干部,在父辈影响下,诚实守信,靠经营肉食品和跑运输,勤奋努力,现在过上了“五不愁”的幸福生活。(刘安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