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杜春泉 江传琞 )新光明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沈图欢在家乡大沙南垅沈家垅自然村,创办种养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动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成为我县社会力量参与扶贫的典型代表。来看记者的报道:

走进大沙镇南垅村沈家垅自然村新光明种养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种养基地,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绿油油的瓜果蔬菜,有百香果、辣椒、青菜、西瓜、马铃薯、花生、芝麻、蜜桔等多个品种;低洼的水田内,种植着菱角;散养的肉鹅、鸭子在莲藕间戏水觅食;村民们忙着进行锄草、洒水、摘菜等田间作业,好一派郁郁葱葱、生机勃勃的田园风光。村民周茶凤,丈夫多病、儿子残疾,是沈家垅自然村建档立卡贫困户,现在被新光明种养农民专业合作社安排在基地管理牛棚。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为带动家乡的村民和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沈图欢2015年创办新光明种养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新建绿色蔬果基地110亩,其他果蔬10余亩,养殖本地家禽3000羽,养牛20头,全村91户村民参加“一村一品”建设,带动100余人在基地就近就业。沈图欢告诉记者,他创办新光明种养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初衷就是自产自销,解决自家酒店菜源的食品安全问题。

对于特别贫困的家庭,沈图欢放宽用工年龄,优先安排在县城连锁酒店内务工,同时解决食宿问题,确保贫困户收入稳定。李团英是大沙沿湖村的贫困户,在三公里新光明二部务工,从事洗碗、洗菜等工作,每个月固定工资在1600元以上。

高华斌是县人社局驻大沙镇南垅村第一书记,在做好脱贫攻坚日常工作的同时,经常加强对新光明种养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就业指导,帮助合作社带动更多的贫困群众就近就业、脱贫致富。

据了解,县人社局充分利用好就业扶贫相关政策,着力把新光明合作社打造成全省的一村一品示范点,全国的就业扶贫培训基地,带动当地贫困户通过劳动就业实行脱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