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来到徐埠镇马矶新村,一栋栋崭新的楼房映入眼帘,一盏盏美观的路灯与郁郁葱葱的行道树相互映衬,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马矶新村等一批易地搬迁亮点打造的背后,是徐埠镇一直坚持统筹规划,对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及同步搬迁人口实施易地扶贫搬迁,着力培育发展后续产业,改善搬迁安置区生产生活条件,提高搬迁群众收入水平的结果,使得贫困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搬得出,斩断落后封闭的穷根子 “镇里决定在我们马矶村选定13户进行搬迁,建设马矶新村,得到了村里群众的高度认可与称赞。今年我们新村的13栋房屋全面完工,新村贫困群众全部搬出了旧房,住入了新房。”马矶村委会支部书记刘和平介绍说。这些新房子没有花贫困户一分钱,难的工作就是确保搬出的程序公平。为此,徐埠镇专门成立了易地扶贫搬迁工作领导小组,由主要党政班子领导任组长,镇里负责对搬迁对象采取宣传动员、审查审核、确定安置方式等工作;村委会负责直接和群众沟通,避免群众误解,确保搬迁工作积极稳妥推进、如期完成。同时,徐埠镇专门召开了全体镇村干部会,讲解易地扶贫搬迁相关政策,村委会开了群众会,选举产生符合要求的贫困户,并张贴公示。 徐埠镇位于都昌县东北部,属新妙湖内湖乡镇;山区较多,多数村农户居住极其分散偏僻,水电路基础设计条件差,信息闭塞,文化落后;居住条件落后,部分房屋结构不合理,存在居住安全隐患。尤其在雨雪灾害天气下,极易引发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徐埠镇纪委书记余国鹏介绍,为确保搬迁对象尽快脱贫,从根本上解决生计问题,徐埠镇以公正公开为原则,明确搬迁程序,引导镇村范围内有需求的贫困群众及时搬迁。并且严把搬迁对象准入关,守住搬迁对象精准的‘界线’,成立镇核查小组对各村所上报易地扶贫搬迁贫困户进行核实,开展走访调查,一看贫困户自身家庭情况,二问其他群众意见,经镇核查小组核实后,进行公示,公开举报电话,确保评选出的易地扶贫搬迁贫困户无异议。 稳得住,建设宜居宜业安置点 贫困户石山宝家有7口人,原来住在徐埠镇马矶村贵甲自然村,一家人挤在不到80平方米的破旧瓦房里,如今搬进了100多平方米的新房。“原来只有3间瓦房,经常漏水,外面下大雨,屋里下小雨,到了4月份,每天晚上都睡不好。”石山宝憨笑地说,“如今终于有地方安身了,每天睡得很踏实,实在没想到这里这么好,道路宽敞了,路灯亮起来了,广场上还有健身器材。村委会就在家门口,有事找干部帮忙也非常方便。真是做梦都想不到,没花一分钱,党就给我把房子造起来了。” 马矶新村风格风貌统一、路网体系完善、设施配套突出,活动中心、电商服务室、卫生所、移民广场、体育器材等村级公共服务场所已经完善。同时,新村以可持续增收渠道为原则,建设水、电、路、气、通信、绿化等基础设施,污水管网建设707米,道路硬化809.06立方米,绿化树木419株,路灯安装13盏。徐埠镇用心用情用力把新村打造成美丽乡村的示范点、花园式的小区,及时维护新村基础设施,专门安排保洁员定期对道路进行定定期清理,通过定标准、定质量、 定任务、定消耗、定时间的方式,实行绩效挂钩工资奖,使移民新村环境卫生得到有效保障。 能致富,坚持搬迁与脱贫同步 搬迁是手段,脱贫才是目的。徐埠镇坚持搬迁与脱贫同步,为每个搬迁户谋划脱贫措施和政策,确保稳定脱贫。 一是技能培训扶持政策。组织搬迁贫困群众参加各种技能培训,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实现转移就业。例如开办水产养殖培训班,提高贫困户水厂养殖技能和知识;联系镇内工厂企业,为新村群众就近就业增加收入。通过移民安置就业技能培训,有效促进了搬迁贫困群众安居就业、增收致富。 二是扶贫小额贷款政策。鼓励搬迁贫困群众自主创业,对缺乏创业资金的搬迁农户给予扶贫小额贷款扶持,为贫困户提供免担保免抵押一定额度的信用贷款,支持有意愿贷款的建档立卡贫困户用于发展产业,增加收入。 三是特色产业帮扶政策。根据马矶村本地的特色,着重发展莲藕、茭白、胖姜等产业,这种因地制宜的做法切实提高了扶贫效率,做到对症下药、靶向治疗、量身定制、精准投放。同时,移民新村搭建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平台,搬迁贫困群众以合作社为依托,实行公司化管理运营,确保了长期稳定收益。 四是强化社会保障政策。切实做好搬迁贫困群众的社会保险关系接续工作,搬迁群众与安置地居民享有同等的教育、医疗卫生、养老保险、失业保险、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等社会保障政策。规定搬迁群众在迁出地的原有耕地、林地承包经营权等合法权益继续有效,原享有的各项惠农政策不变。达不到最低生活标准的,按程序纳入相应最低生活保障。(黄少鹤)
|